已经退休的梧州市民王凌雁住在河东,每天早上总喜欢和老伴沿着河堤走上一段,再过鸳江大桥到河西去晨练,光路上就花去40多分钟。问老夫妻累不累,王凌雁一脸轻松笑着说:“路边种满花草绿树,江边空气清清爽爽,舒畅!”
越来越多的梧州人发现,这座广西最绿的城市绿意一年比一年浓,景观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美,闲下来时人们更愿意出到户外,放慢脚步,细细品味随季节变幻的“森林城市”魅力。
2011年6月,梧州在广西第一个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功成名就”之后森林继续增加,质量不断提升,由此延伸出来的“绿色产业”更是“群雄并起”,越来越焕发出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活力。
满城皆绿好景致
习惯了周末到白云山公园运动的赖军每次爬山都大呼过瘾:绿化景观赏心悦目、休闲景点特色分明,让人在“绿色海洋”中享受惬意生活。
白云山公园四恩寺入口道路两侧沿线的宝巾花长廊,已形成景观效果,还有约1万多株巴西野牡丹、大叶紫薇等多个品种的花卉树木交相辉映,与公园内的桃花园、茶花园形成风格迥异的主题特色。
如今,梧州市3/4土地上覆盖着森林,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44平方米,初步形成一路一品、一街一景的绿化格局。绕着市区走一圈,从城市出入口开始,一直到市区的主次干道、小街小巷,道路两边都有宝巾花、紫薇、七彩大红花等装点而成的绿化景观带;公共休闲场所和公园以绿造景、树木成荫、层次分明;市民徜徉在花草绿荫间,悠然自在,心旷神怡。
梧州市林业局局长谢善高介绍说,近年来,梧州市编制了环城山体林相改造规划,逐步对城区周边1.5万亩集体林地进行景观改造。目前已投入1900多万元,补植补造阔叶树种、珍贵树种、彩色树种和抚育追肥等。同时对高速公路两旁可视一面坡的马尾松疏残林进行改造,补植补造马占相思、荷木等阔叶树种,营造针阔混交林,提升景观功能。
生态宜人好居家
夏日炎炎,走在新闻路、梦之岛时代广场一带,感觉特别凉爽——前年种下的200多棵数米高的盆架子树和扁桃树形成了茂密的林荫带。市民刘振扬十分感慨:“绿化让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身心两利。
近年来,梧州市对城市道路加大了绿化改造力度,进一步扩种乔木、灌木及草皮等,让居民出行三四百米就有500-1000平方米休闲绿地,出行500米以上有一个5000平方米以上绿地。
漫步市区,西堤路人行道和绿化带上,细叶榄仁、细叶榕等树木形成大方得体、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新兴一、二、三路树冠高大的仁面子树是最好的遮荫绿化区域;河东阜民路树冠较小的红花紫荆、宫粉紫荆以及其中穿插着的石栗树,也在枝叶中透出一丝清凉。
一些外来客人也被这座森林城市吸引,纷纷在梧州买房置业。来自吉林的宝石商人周建业说,梧州的绿化和生态景观大方得体、主题鲜明,营造出一种舒适惬意的宜居环境。
产业群起经济活
进入本世纪以来,梧州市大做绿色文章、做大绿色文章,初步建成以森林资源培育、森林花卉、木材采运、木材加工、人造板、林产化工、森林食品、香料香油、竹藤加工、林果、林药、森林生态旅游等门类较多的林业产业体系。
继2009年出台《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打造林业强市的决定》后,2012年市委、市政府又出台《关于加快松脂产业发展的决定》,从森林资源培育、城乡绿化到林产林化工业发展都明确了具体的扶持政策,每年市县两级财政拿出20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林产林化原料林基地建设。
近3年来,利用财政资金,全市累计无偿赠送马尾松、油茶、珍贵树种等良种苗木3800多万株,调动了群众造林的积极性。
为了促进松脂产业的发展,2012-2013年,该市共投入4015万元,完成造林24万多亩、中幼林抚育61万多亩。全市建立高脂松苗圃2个、高脂松造林示范点12个。目前,全市杂交松造林面积超过1万亩,树高、胸径年生长量分别达1.7米、2.1厘米。
按照规划,到2020年,梧州市将建成以桉树为主的200万亩纸材林基地,以良种马尾松为主的500万亩采脂林基地,以大叶栎为主的100万亩人造板材林基地,以及100万亩八角、100万亩玉桂香料香精林基地,形成林板、林浆、林脂、香料药材油茶和森林生态文化5大产业群。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梧州市首个乡镇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近日,顶着炎炎夏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濛江镇党委、人大、政府在该镇木司码头组织开展了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当天共有3万多尾草鱼投入浔江。 【详细】
“田林八渡笋、西林茶业、德保八角”三项目获国家支持
日前,田林县申报的“田林八渡笋产业技术升级与示范应用”、西林县申报的“茶叶产业提质增效集成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和德保县申报的“八角低产改造示范和深加工技术开发”等3个项目获得立项,预计将获得国家经费支持540万元和自治区配套经费支持250万元。 【详细】
梧州入选国家首批信息惠民建设试点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在80个城市开展信息惠民建设试点。梧州市由于信息惠民工作开展较早、基础较扎实,被列入首批国家级试点城市之中。 【详细】
[天等县]被列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
7月3日,笔者从天等县环保局了解到,该县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级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据悉,全国共有74个县(市、区)、自治州和生态功能区被列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单位,广西有3个县入列。天等是崇左市唯一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的县份。 【详细】
桂林跻身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12部门日前批准将全国80个城市列为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桂林名列其中。据悉,利用“国家试点”这个契机,桂林将通过资源整合,力争在2017年前建成养老健康监测、智能交通、预约挂号、旅游电子交互平台等一批重大信息惠民工程,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