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广西与东盟的交流合作中,科技交流合作是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广西积极实施以面向东盟为主的“科技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扩大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积极发挥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贯彻落实有关加强广西与东盟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精神,与东盟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科技交流与项目合作,在建立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和渠道、搭建科技成果展示交流舞台、在东盟国家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多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建立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和渠道,推动对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
在南宁举行的广西与越南边境省联合工作委员会第六次会晤上,“科技合作”首次纳入广西与越南边境省联委会会晤议题。中越四省区的科技厅达成共识,将共同建立中越边境省区科技合作磋商机制,通过互访考察、举办科技展览会、技术对接会、研讨会及技术培训班等形式,共同促进中越两国科技合作与交流,推进农作物优良品种种植示范等领域合作,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的双向转移。这标志着广西与东盟国家在政府间的科技合作机制和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宽。
据了解,近年来,广西分别与越南的谅山、广宁、河静、高平、岘港、胡志明等省市签署了科技合作备忘录,建立了年度会商机制,通过组织开展互访考察、举办学术研讨会和技术培训班及相互参加对方举办的科技展览等重大交流活动,共同推动在农业科技、生物医药、生物质能源等领域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只有建立政府间科技合作机制和渠道,才能积极推动对东盟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自治区科技厅国际合作处副处长罗锦模介绍说。在2012年到2013年间,广西科技代表团共5批(次),拜访了缅甸、老挝、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9个东盟国家的科技主管部门,与东盟国家科技主管部门开展交流。通过与东盟国家政府间的科技合作渠道,10个副部级以上的东盟国家领导参加首届中国-东盟科技部长会议,有近50个东盟科技项目在第九、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展上展出,进一步深化了广西与东盟科技交流与合作。
2013年9月3日,首届“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在南宁举行,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在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领域面向东盟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而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重要活动,由国家科技部和自治区政府主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展已成功举办10届,累计有来自全国的4200多个项目参展,签约项目350多项,签约金额和意向协议金额近21亿元,专题馆累计接待观众45万人次,接待东盟客商9万多人次,成为促进我国与东盟各国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展示与交流平台及科技展会品牌。
此外,广西还通过组织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赴越南、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参加其国家科技部门主办的系列国际科技展等方式,多渠道搭建科技成果展示交流平台。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科技合作项目,促进农业科技“走出去”
在不少东盟国家,我区的农业科技因比较先进且实用性强而深受欢迎。近年来,通过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开展科技合作项目等方式,广西农业科技开始大踏步“走进东盟”:
2000年,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广西农科院与越南河内农业大学合作实施“中越农业综合技术示范研究推广基地建设”项目,至今已累计建立水稻推广示范点23个,面积980多公顷;建立甜瓜蔬菜推广种植示范点16个,面积300公顷。
2009年,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木薯研究所)向菲律宾东达沃省提供了20吨木薯良种种茎,建立海外木薯新品种选育、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研究基地,为木薯新品种推广示范提供种苗、技术培训、跟踪指导等服务。目前,该研究所已在东达沃省建起50公顷的木薯种植示范基地,面向棉兰老岛辐射推广种植500公顷,当地农民掀起了一轮开荒种植木薯的高潮。
2010年开始,自治区科技厅支持广西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在柬埔寨干丹省、贡布省、磅同省等地建立了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12公顷,展示水稻优势新品种32个,累计示范面积20余公顷,所示范的作物品种产量比当地对照提高一倍以上……
与此同时,广西按照国家加强与东盟多方面合作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特色优势,开展了多项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如与越南合作实施的“中越葡萄栽培技术开发与示范”、“八角低产林改造与加工技术合作研究及应用示范”等项目在越南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应用,其成效得到了越方的高度评价;广西牵头组织实施的“热带亚热带优势农作物品种繁育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东盟国家建起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点6个。
据悉,2014年,自治区科技厅在本级科技计划项目中安排科技经费350万元,支持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瑞特种子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在越南、柬埔寨、老挝、印尼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进一步促进我区先进农业技术在东盟国家的推广与示范。
加快面向东盟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促进人才交流与合作
广西积极加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力度,目前已有9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0个广西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其中有9个是面向东盟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广西大力支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开展面向东盟举办热带亚热带果树栽培技术等农业、林业、木薯栽培技术国际培训班,为东盟国家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并促进我区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和农作物品种走进东盟。百色市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连续8年承办科技部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先后对来自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缅甸、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文莱等东盟国家以及印度、孟加拉等国家的158名农业官员、专家学者及中高级农业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同时,广西还通过开展国际技术培训、学术交流等国际科技交流活动,为东盟培养技术人员。如广西农科院依托科技合作项目,举办“甘蔗育种与栽培管理技术国际培训班”、“中越水稻迁飞性害虫防治合作稻田病虫害识别技术国际培训班”,中越水稻“两迁”害虫防控策略专题研讨会等国际大型会议,进一步促进我区与国外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启示录
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冠洞村,清澈见底的林溪河从古老的吊脚楼下潺潺流过,山水之间,整洁漂亮的民族村寨跃然入目。62岁的杨珠艳老人倚窗而望,村寨环境的美丽嬗变令其感慨万千:“过去,村寨垃圾没处放,无人管,只能堆放到路边焚烧,或者倒在河边等洪水来了冲走。如今 【详细】
广西:农民倍增计划 实现良好开局
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实施一年来,效果如何?农民群众的收入是否有所增加?2月12日,自治区人大就计划执行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详细】
广西1.3亿元专项资金建设近百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项目
“我区去年重金属污染防治取得良好成绩,在环保部公布的全国重金属污染防治考核中排名第14位,比上一年排名前进了10位。”这是记者2月12日从自治区环保厅获悉的消息。 【详细】
中铝广西分公司超额完成盈利目标
2月7日,长假后第一天,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传出好消息,该公司穿越“铝市”和季节两“寒冬”的夹击,1月持续保持生产稳定低耗运行的良好态势,以超进度10%的月度盈利目标,实现了2014年度首月生产经营开门红。据了解,1月中旬,广西分公司对氧化铝厂3个系列溶出生产线和 【详细】
近距离探访广西农民工:务工,用双手开创“出彩人生”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农民工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新春佳节,本报驻站记者利用农民工返乡的时机进行深入采访,了解他们的现状、困惑与梦想,探索解决办法,以期对各级党委政府进一步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