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264元,同比名义增长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3%,名义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同时也高于同期我区城镇居民现金收入增速3.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展望全年,守住13%这条农民增收底线,仍是各级涉农部门奋斗的目标。
农民收入“一平三快”
据自治区相关部门综合分析,今年上半年我区农民收入四大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增长平稳,达到2457元,增长5.2%,对农民收入始终保持总量上的高位支撑。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达到1358元,增长20.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1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达到413元,增长42.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7.6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达到36元,增长44.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2.2个百分点。后三块收入比重扩大,使农民收入结构呈现非农化趋势。
优势特色种植业一如既往成为助农增收的强劲支撑。上半年我区农民种植业现金收入同比增加13%以上,其中蔗糖价格虽下滑,但产量增加,总体效益持平,人均出售糖料蔗收入,在家庭经营收入中占比仍超过1/5。
上半年,全区积极应对生猪死亡事件和禽流感风波,动用价格调节基金增加生猪活体应急储备,强化动物疫情防控,大力推进草食动物养殖。全区畜牧业生产继续逆势提升,肉类总产量208.93万吨,增加值250.48亿元。
在畜禽市场受影响情况下,渔业经济发展迅速,成为农民增收的有力补充。上半年全区渔业增加值达98.7亿元,农民从渔业养殖捕捞中所获收入与去年同比有较大幅度增加。林下经济开辟了农民增收新来源,当前林下经济惠及林农700多万人,林农人均林业纯收入约1900元。
[点评]“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我区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差距主要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形势严峻
“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2年增长13%。”这是今年初我区制定的全年农民增收目标。近日召开的2013年农民增收年中分析会上,各级涉农部门的领导、专家均认为,目前我区农民增收形势严峻,丝毫不能松懈。
据介绍,上半年统计农民增收,是用现金收入指标,只包括农民的现金收入部分,到年底统计的是农民人均纯收入,还包括农民的实物纯收入部分。由于今年农业生产资料成本上升和农产品等实物价格下跌的双重夹击,将“双向挤压”农民纯收入,用人均纯收入指标统计的增幅,比用现金收入指标统计的增幅还要低一些。由此推算,如果仅按年中现金收入13%的增速,将难以完成全年人均纯收入增长13%的目标。
根据测算,我区农民收入水平要在2020年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必须达到年均实际增长10.3%,高出全国3.6个百分点。专家认为,这个测算还是一个静态测算,实际上全国平均增速有可能变化,也有可能更高。根据一般经济发展规律,随着基数变大,发展速度就会放慢,而当前我区农民收入基数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增速应当更快一些,才有可能实现农民增收长远目标。从此角度分析,从今年算起的头三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应达到15%以上。当前11.3%的实际增长速度,显然与这一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点评]全区上下要坚持“两点论”来看农民增收问题,既要看到成绩,增强信心;又要充分认识各种不利因素,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
打好“倍增计划”开局战
今年是实施《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倍增计划》开局之年。专家分析,下半年国内经济将延续平稳运行态势,加上农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方案的出台,层层推动倍增计划落实到位,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努力完成1500万亩超级稻推广任务,力争冬种马铃薯面积突破120万亩”,这是全区农业部门为完成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600万亩、总产量1500万吨目标推出的具体措施;同时狠抓蔗、蚕、菜、果、茶、药等特色产业发展,将1877万亩秋冬种打造成为增粮增收的大手笔。水产畜牧部门进一步加大“稳生猪、保家禽”工作力度,加强生产监测和形势研判,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帮助养殖企业和农户解决养殖用地难、贷款难、用电难等瓶颈,推动产业加快发展;并主攻优势水产品,在这匹增收“黑马”上再扬一鞭。林业部门继续深入实施发展林下经济“千万林农千元增收”工程,指导林农通过林权抵押贷款获取林下经济发展资金,加快打造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县(林场),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上半年,我区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约58万人,就近就地就业创业活跃,农民务工收入上升,但总体来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一直比较低。专家认为,应切实做好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就业服务;组织农民参与当地小型水利、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民创办乡村工业、乡村旅游、休闲养生产业等农村二三产业,多方面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今年以来,全区各地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及时到位,拉动农民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并取得收入反超全国平均水平的重大突破;土地流转也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下半年,我区要在继续狠抓惠农政策落实的同时,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力争全年完成发展15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任务。创新推进115个新农村“万元村屯”示范项目建设,打造农民增收典型,带动全区农民增收工作。
[点评]我区农民增收要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全区必须按照高于13%的目标来落实各项增收措施,才有可能守住13%这条农民增收底线。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首届广西工业博览会在南宁举行 加快我区工业经济发展
4月30日,由自治区政府主办的首届广西工业博览会将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博览会以树立品牌、扩大内需为目标,通过集中展示、宣传我区工业和信息化的发展成就及成果 【详细】
评论:县域经济发展需高度重视地方债务风险
当前我国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是县域经济。相比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并已经形成明显规模效应的大城市,县域经济自有其发展优势,城镇化、产业集群、电子商务、文化产业更是其未来一段时期的突破口。为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各地尚需进一步厘 【详细】
湖北:发展长江沿线特色旅游 助力县域经济发展
记者从湖北省有关部门获悉,湖北省致力于发展长江沿线县域经济,将把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撑。 认识当今旅游、把握长江旅游、干好县域旅游,这三点是湖北省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大目标,也为湖北省旅游业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详细】
钦州市县域经济发展观察: 龙头起舞 产业兴旺
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灵山县负责招商工作的同志那可真是马不停蹄,忙的是出门找客商。这不,都“抢”上别人家门口去了——4月10日,县里组团参加由贺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5年广西茶叶产业化专题招商项目对接洽谈会,和三江、凌云、横县等9个广西区重点产茶大县“抢蛋糕 【详细】
[平桂管理区]特色农业辐射带动农民增收4000多万元
在平桂管理区公会镇润土无公害莲藕种植基地,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在这里得到了生动而具体的诠释:整齐划一的田地,清澈流淌的水渠,自动喷灌的系统,一根根莲藕在生根发芽……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