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鼓角喜迎客。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城市都以它不同的文化特色,形成自身的亮点和影响力。文化特色越强,城市影响力就越大,社会经济发展就越快。在当前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旧城改造(尤其是县级城市改造),一定要以“艺术城市”的理念进行规划。创造“艺术城市”要结合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挖掘当地未挖掘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形成地域性特色城市;要站在全球旅游、特色旅游角度进行城市规划;要从“影响力、标记性、艺术性、公共性”四个方面评价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建设;要将构建“艺术城市”与区域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
以“艺术城市”概念为指导,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人文文化遗存,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将会让城市形象更加鲜明、更加美好,将会产生一大批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又极具个性风格的艺术城市、文化城镇,必将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升华,同时,也会给我们各个城市带来规模化的文化产业经济效益。
以“艺术城市”概念指导城市规划建设,是对我国城镇化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新模式的有益探讨。如何打造“艺术城市”特色县(市、镇)首先,必须明确使命、价值和愿景;其次,制定出特色县(市、镇)主题文化发展战略;然后,将其分解为系统的、可执行的目标和方略;最终实现打造“艺术城市”特色县(市、镇)的宏伟目标。
主题文化是形成“艺术城市”唯一性的文化形象和品牌概念。构建“艺术城市”主题文化的目的和战略意义,就是塑造“艺术城市”主题文化内核、铸造主题精神气质、张扬主题经济态势、彰显主题建筑风格,以此形成“艺术城市”历史文化、民族精神、社会经济、城市形象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形成“艺术城市”独一无二的形象和品牌,并拥有核心竞争力。
以广西灌阳县为例,创建“艺术城市”特色县,必须首先构建灌阳县的主题文化。这样才能使灌阳的形象和品牌鲜明地突显出来,才能影响世界,形成热点,形成注意力,形成品牌形象和标志性符号。以灌阳县主题文化彰显灌阳县的特质,从而形成灌阳的特质资源,以此,在全球一体化的竞争中进行角色的全新定位,在差异化的竞争中获得独有的主题文化优势,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灌阳创建“艺术城市”特色县,就是一切以人为本,引领发展潮流,从根本上超越城市的局限性,创建未来的城市。未来的特色灌阳,概括起来就是“山水画、田园诗、生活曲、梦幻情”,是集“山水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森林城市、文化城市、创意城市、数字城市、度假城市、情感城市、友好城市、立体城市、幸福城市”大成的特色城市。依据灌阳实际情况,我们量身策划设计了以下路径:
首先,依据科学性与操作性、前瞻性与可达性、定性与定量、共性与特性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全套完整的“艺术城市”特色县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涉及生态环境健康、社会和谐进步、经济蓬勃高效、区域协调融合4个方面,包括控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指标基本达到甚至超过先进国家水平。指标体系将为总体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并为下一步发展提供目标和方向。
其次,以“瑶族发祥地”文化结合“艺术城市”概念,形成灌阳主题文化,构建灌阳美丽家园。依据《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制定《灌阳县建设“艺术城市”特色县实施方案》,明确目标: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旺县,以瑶族之源、亚洲艺术中心、绿色农业等“三大板块”形成三大强势品牌,构建具有唯一性、具有世界地位的文化旅游胜地。
第三,为达到集群效应,灌阳还将牵头组建“中国瑶乡文化旅游经济圈”联盟。以“意识观念现代化、资源整合特色化、运营理念品牌化、营销目标全球化”的理念,联盟全国12个瑶族自治县,共同挖掘“东方民族文化”,形成瑶乡文化旅游概念和神奇的瑶乡文化旅游现象。打造一个超越县、市乃至省行政区划范围的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带动各瑶族自治县形成一个区域特色产业格局,形成共同受益、共同发展的瑶乡文化特色经济圈。
未来的灌阳将是绿色生态的,“瑶族发祥地”文化与高雅雕塑艺术相结合的,具有现代服务功能的,以人为本、以瑶族文化为核心、以艺术为产业内容的“亚洲艺术中心”,将成为中国首个“艺术城市”特色县。未来的灌阳将是一座历经千年沧桑而罔替不衰的亚洲“艺术城市”,将是一座“瑶族发祥地”色彩斑斓的历史文化名城!(刘彤为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文化产业管理系主任,蒋骏雄为资深策划人)
新闻背景
美国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首位的是城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在这一精神的指导下,目前,中国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已经展开。
以往,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中,土地功能和经济功能被作为主要内容,城市特色文化建设在规划中的地位被忽视。这导致城市空间规划偏重功能设计,严重缺失对城市主题文化的设定,城市空间形态没有建立在城市主题文化基础上。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以单一“土地使用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传统城市规划做法,无疑已不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促进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城乡各方面利益关系大调整的过程。目前来看,各地政府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盲目追求铺大摊子、延续以往城镇化问题的可能和风险。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如何避免重蹈覆辙如何解决由于传统城市规划模式僵化所导致的目标趋同、功能重复、产业同质、形象单一,特别是“千城一面”的特色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城镇特色文化建设被提高到战略高度,城镇特色化已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亟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艺术城市”概念从广义上讲,是以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历史文化为依据,规划一座城市的建设,包括在旧城改造中保留历史文化、历史风貌,同时重塑城市功能。“艺术城市”是依照“以人为本”的原则,遵循文化艺术规律、经济规律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地域性、唯一性的城市设计和公共艺术,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涵的人类聚居环境。
《人民日报》(2013年3月20日 13 版)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首届工业博览会隆重开幕 陈武宣布开幕并参观展览
“要让更多的朋友认识广西工业产品、了解广西工业产品、喜爱广西工业产品,为广西工业产品打开更为广阔的市场!”4月30日,为期4天的广西首届工业博览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自治区主席陈武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 【详细】
潘文峰:关于广西2015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的说明与具体要求
根据摸底调查,2014—2020年全区搬迁意愿较强的农村群众有150万人,贫困群众希望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致富的愿望十分强烈。为此,2014年6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大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从2014年起至2020年,全区每年搬迁安置扶贫生态对象10万人左右。考虑到群众需 【详细】
钟启泉出席2015年广西生产力学会学习交流会
4月29日下午,2015年广西生产力学会学习交流会在自治区党校召开,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徐文彦、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苏道俨、广西生产力学会会长、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刘军、广西生产力学会执行会长、广西县域科学发展促进会会长钟启泉、广西生产力学 【详细】
2015年广西生产力学会学习交流会在南宁召开
4月29日下午,2015年广西生产力学会学习交流会在自治区党校召开,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生产力学会副会长徐文彦、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苏道俨、广西生产力学会会长、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刘军、广西生产力学会执行会长、广西县域科学发展促进会会长钟启泉、广西生产力学 【详细】
广西首季CPI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3% 高出全国1%
据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调查统计,今年1、2、3月广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分别上涨1.0%、1.5%和1.5%,与全国相比,前三个月各月分别高于全国0.2、0.1和0.1个百分点,首季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1个百分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