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6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黄 信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防城区与东兴市之间的珍珠湾,颇具开发潜力。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在一定的大陆海岸线范围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地区领先发展,有力地拉动了全国经济发展。有学者认为,中国如果没有了沿海筑起的经济“长城”,就等于没有了中国经济的“脊梁”。

  广西大陆海岸线长1595公里,“一片海”是广西的一个特点。这片海的重要性,也就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性,这已经成为共识。然而,它还有一个重要内涵,它拥有中国最西南一段大陆海岸线。

  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防城港市,其大陆海岸线总长为584公里,拥有相当于该市陆域面积6.47倍的海域面积。其辖区内的港口区-防城区(江山半岛)-江平-东兴,处在广西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与越南交界,直通东盟,既沿海又沿边。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使这一段海岸线成为黄金海岸线。

  最西南海岸线发展现状

  防城港1968年始建,是广西沿海最早建设的对外港口(援越抗美),当时被称为“海上胡志明小道”。至2013年,防城港建港45周年。

  几十年来,防城港的发展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带沿海发生了重要变化。上世纪80年代中国沿海经济发展带动,90年代初建设“西南出海大通道”,1993年以港立市(2013年建市20周年),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战略实施,至现在东兴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等等,在一轮又一轮的开发发展机遇的推动下,防城港这一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获得了较快发展。

  经过40多年的开发建设,昔日的小渔村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今日的防城港已成为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和西南第一大港,是广西乃至整个大西南地区出海出边的门户,作为中国与东盟海陆相连的城市,是双方进出的便捷通道。目前,防城港国内航线通江达海、覆盖全国,国际航线已和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个港口通航,贸易伙伴发展到世界170多个国家。

  2011年防城港市生产总值增长16%,2012年前10个月全市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8.16%,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2011年,该市接待国内游客同比增长22.81%,接待入境旅游者同比增长近五成。辖区内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等市县也相应获得较快发展。

  然而,总体上说,防城港这一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发展显得相对滞后,尽管对外开放中各方面政策聚集,尽管区位优势明显机遇一次又一次降临,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发展起步慢,原来的产业、城市等基础较差,与多数沿海地区相比,发展仍有很大差距。目前中国沿海地区(除台湾、香港外)人均GDP在4000-1万美元范围,而我们这一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处于这些数据的低段。

  如何加快这最西南海岸线经济的发展值得我们思考。特别是如何把握住当前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机遇,加快这一地区的发展。

  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确定的范围包括防城港市所辖的东兴市、港口区,以及防城区防城镇、江山乡、茅岭乡等,陆地面积1226平方公里,主体部分正是港口区-防城区-江平-东兴,亦即最西南一段海岸线地区。

  因此,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全面启动,为这最西南一段海岸线发展注入新动力提供了宏观政策环境。

  找到激活要素的新动力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通过这些政策依据找到新的发展动力,或者说,如何使发展动力的后劲更大更足。

  2012年11月,在东兴市金滩举行的相关论坛上,来自国内外权威研究机构的37位嘉宾,就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推进东兴-芒街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提出了不少对策,在其他的一些会议或论坛上,与会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也就这最西南一段海岸线的发展提出过不少见解,这些对策和见解都有道理。

  而实际上,不少对策或见解在以往的发展战略中都反复提到或论述过。例如,我们不是不重视功能区划分、不是不重视产业空间布局,不是不重视工业园区建设,不是不重视港口建设及其带动作用,又如,我们曾提出过“大防城港战略”、提出过“港口区-江山半岛-江平-东兴半小时经济圈”,如此等等。然而,问题的关键归结为我们能够找到多大的推动战略实施的新的动力源。

  如果说经济建设最大的成功是发展战略的成功,最大失误是发展战略的失误,那么在正确的发展战略确定后,找到新的动力源就成为达到战略目标的关键。

  固然,任何经济发展战略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都需要不断完善,因为客观世界具有不确定性特点,即不断发展变化,随着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经济战略也得变化,从而推动发展的动力源也必须得到进一步加强。

  未来30年中国的发展方式与前30年的发展方式肯定不一样,国家发展战略的内涵也不一样。十八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

  据此,做活最西南海岸线的经济,既要向国外向东盟开放,更要对内开放,借助扩大内需的动力推动发展。

  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这正是加快最西南海岸线经济发展的最需要的力量。

  而这些新动力的获得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才能实现,或者说,通过深化改革建立更加良好的体制机制,是最重要的动力源。政府的职能就是通过制度创新提供更加良好的体制机制,增加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力,“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而“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由市场的功能完成。

  有一种说法认为,港口是防城港最重要的资源,因此“要以港口为引擎”。这有一定道理。自然地理对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正如沿海与内陆的差异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同一样。

  然而,所谓区位优势,仅仅是自然地理优势。当今中国改革转型时代,深化改革才是最重要的引擎。中国过去30年发展经验证明,一定意义上,改革推进程度与发展水平成正比,同样是沿海地区,发展水平却不同,原因固然多方面,改革推进程度不一样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甚至是根本原因。

  一切新动力的目的归结为激活要素,增大流量。这是发展的最终体现。没法激活要素,就没法增大流量,从而发展就无从谈起。

  总之,要找到激活要素的新动力,以此作为实现战略目标的手段。在此前提下再来谋划诸如重点试验区功能区的划分和优化、产业布局、工业园区建设、海陆口岸互动,等等。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