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就没有魅力。要避免建成那种千篇一律的“水泥森林”,就要突出特色文化,给旅游注入文化元素。防城港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它正以“海洋文化名城”为内涵,全面打造一个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山海生态文化的滨海旅游胜地。
防城港金滩有4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和580公里的海岸线形成的众多岛屿,海滩、海湾间神秘幽美,同时,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海上丝绸之路、海上古运河、海上胡志明小道……这些文化元素,曾被一些专家评为“最壮观、最神奇的历史自然景观”。
防城港有丰厚的文化资源,正以“海洋文化名城”为内涵,全面打造一个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山海生态文化的滨海旅游胜地。
文化元素注入景点
前不久,周女士的金滩之旅享受了一次海边文化大餐。在京族博物馆,京族姑娘在一根弦里弹奏出欢快、悠扬的旋律,让她感受到远离城市喧嚣的宁静,而通过实物、场景、图片、音像展现的《大海故乡——广西东兴京族文化展》,让她全面了解到京族古朴而浓郁的文化。
与金滩京族博物馆相距不到10公里的东兴市陈济棠公馆、胡志明亭和大清国界碑景区,因其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游客享受到的文化大餐不亚于金滩。防城港一家旅行社的员工说,近几年,这些景区因其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即使淡季,游客也比几年前多,黄金周期间游客翻倍。
防城港市旅游局副局长严文章说,现在防城港市新打造的景区,把融入历史文化作为建设的第一要义,全市打造成文化旅游景点的地方已经有20几个,其中获得A级景区8个,4A景区、3A景区各3个,陈济棠公馆去年刚获3A景区,这些基本上都融入了当地历史文化元素。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就没有魅力。”防城港市委书记刘正东反复强调,要给景区注入文化元素,根据景区的历史定位发展内涵,然后扩大外延,使这个景点由单一的休闲功能向融合着历史文化、山海生态的文化景点转化。
循着这个原则,江山半岛月亮湾提供了一个样板。江山半岛管委会主任林柱昌说,月亮湾定位的文化内涵是与东盟各国友好通商的海上商业之路,这里的潭蓬古运河、胡志明小道便是这个内涵的外延。现在江山半岛规划建设的恐龙博物馆、贝丘遗址、潭篷古运河等项目,进入选址规划阶段。
正是注入文化元素,江山半岛景区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被中华红旅国际投资集团相中,38集电视连续剧《女帝·海上丝路》绣球投向这里。去年5月上旬,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前宽一行来防城港江山半岛考察后,决定在江山半岛建设中国-东盟(防城港)国际影视文化产业园,通过电影形式展示这里的旅游文化。
林柱昌说,这几年江山半岛的游客量,最高时仅达60万人(次),但今年将突破200万人(次)。
让文化村镇变成旅游胜地
偏远的簕山村和东兴市交东村,曾经门可罗雀,如今门庭若市。
簕山村地处偏僻,只有60户300余人,但环境神秘幽美,文化底蕴厚实,因远古祖先发现这里鹿多而又名叫“鹿山”,明末清初按八卦建筑成古村堡,在防范海盗时立下汗马功劳……这些文化元素,通过声、光、电和仿古建筑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美轮美奂,能让人体验时光重回的感觉。
交东村贝丘遗址景点,通过仿古建筑,表现了边陲远古历史,展示了几千年前这里的渔民靠海吃海创造的独特贝丘文化,让游客流连忘返。
“文化不表现,没人来,景点不融入文化,游客稀少,而簕山古渔村和交东村是将沉淀的文化点与旅游完美结合的范例。”防城港市市长莫恭明说,簕山村没有注入旅游元素前,只是冷清的一个海边村落。该市文化旅游旺市战略,把这些冷清的文化资源打造成旅游点,让积淀的文化历史以旅游为载体展现出来。
现在该市有江平京族文化、那良古建筑文化、竹山古榕部落文化等30多个文化名镇,80多个涉及边关文化、东盟文化、海洋生态文化等,分布在海湾和偏僻村落。该市提出“旅游搭台,文化唱戏”措施,投资65.7亿元,突出阳光沙滩、碧海蓝天、京族文化、长寿之乡、边关风情的特点,开发一湾两岛(珍珠湾和江山半岛、京岛),重点把十里金滩、十里白浪滩建设成东盟国际风情旅游天堂、发展海上农家乐等,将这些文化点变成旅游景区。
打造伏波文化旅游景区
防城港是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主要发生地,其形成、发展并传承下来的“伏波文化”,为防城港市影响最深、群众基础广泛、最富历史底蕴的历史文化遗产。
由此,防城港市把这一悠久历史作为海洋文化城市的内核,进行全面的挖掘,采取四项措施,将其与旅游资源结合,打造一个能体现浮波文化的旅游城市。
——整合各方力量,对全市范围内伏波文化的历史遗存进行全面挖掘、深入研究和重点包装,形成一批理论研究成果和文学艺术作品,并宣传和实施一批伏波文化项目。
——突出伏波文化符号,将伏波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建设伏波公园、伏波文化博物馆、伏波庙和伏波雕塑群等一批高品位的伏波文化旅游景点。
——用伏波文化包装城市街道和城市建筑,彰显城市文化特质。在北部湾大道、防东高速公路等交通要道,塑造体现伏波文化的群雕像。
——在江山半岛潭蓬运河及周边,规划建设展现伏波文化的旅游项目。对潭蓬运河复景开发,保护性挖掘和疏通运河故道,沟通西湾和珍珠湾,形成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长河和一个穿越时空的水上旅游项目。
事实上,伏波文化开发早已在民间兴起。3年前,伏波文化采风研究基地在东兴市东郊伏波庙挂牌成立。
防城港市以开发伏波文化为核心,一个开发旅游文化景点的计划出炉:将在一两年内打造一批像《梦幻北部湾》海上实景演出那样的舞台艺术精品;精心组织系列国际海上龙舟节、京族哈节、金花茶节等一系列民俗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按“修旧如旧”原则开发维修古镇古街、名人故居、古运河和古战场遗址等,让每个景点变成蕴含丰富历史文化的旅游胜地。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阳朔国税局:落实税收政策 推动旅游发展
“这样的税收优惠政策好,我给税务局点个赞!”桂林阳朔山水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江先生感慨地说 【详细】
[阳朔县]发展特色旅游探秘:旅游玩“特色” 竟成“地球村”
阳朔,作为广西乃至中国的旅游大县,在创建特色旅游名县活动中名列前茅是意料中的事。也许有人会说,是上帝赐予了阳朔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所以它的旅游才有今天的成就。这话没错,但别忘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何处不桂林”,广西风光好的地方很多,但为什么这些地 【详细】
村民自发集资搞旅游的路该怎么走?
村民集资搞旅游遍地开花,但往往由于资金匮乏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问题半途搁浅。如何让村民真正吃上“旅游饭”,与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相结合,时下已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详细】
秀峰区新增四个文化旅游景点
4月24日,坐落于桂林市秀峰区桃花湾旅游景区内的阳太阳故居,游客络绎不绝,仔细观瞻书画作品、珍贵照片和物件,近距离领略老艺术家的艺术人生 【详细】
广西14个市“抱团”打造“智慧旅游”
防城港-越南下龙湾“海上漓江”观光游、德天瀑布中越边境探秘游、金秀大瑶山生态民俗体验游、忻城薰衣草壮乡风情浪漫游……这些广西最受欢迎的夏季旅游精品线路,你将有机会免费游玩。4月25日,“心仪广西·玩转八桂”智慧旅游推广联盟10万元旅游红包大派送活动启动,这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