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0日 来源:新华网广西频道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xin_4931008200914734299199.jpg

农业展馆的布展工作已初具规模。图为展馆部分区域。 苏华摄

  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农业展将于10月22日-26日在广西展览馆举行,各展台布展的进度如何10月19日,记者探访广西展览馆后发现,施工单位正在紧张工作,大多数展台雏形初现。

  后勤展位已布好

  为服务好参会的客商,农业展馆设有多个现场服务点,其中仅免费饮水点就有近20个。记者19日下午在A区中厅看到,客户服务中心、商务中心、志愿者调配中心、公共服务区等均已完成搭建,深蓝色的面板特别醒目。这些服务区域届时将现场接受客商咨询,提供打印、传真、票务、通讯、邮政等服务。

  尽管当天展厅各处都在施工,但展览管理客服中心已亮出大红色的医疗急救点标识。“往年医疗急救点是正式开展后才进来,今年考虑更周到了,我们从布展开始就上岗了。”在急救点值守的两名医护人员来自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她们准备有氧气罐、呼吸面罩、消毒水、纱布、夹板等急救药品、器材,还有防中暑、降血压、控制哮喘等常规应急药物。目前为止,只偶尔有一两名工人来拿过感冒药,“但我们会毫不松懈地坚守在岗位”。

  19日和20日是现场布展施工的时间,工期非常紧,如果在现场施工中遇到什么问题,到客服中心就能找到相关负责人。19日下午记者来到该中心时,一家施工单位正在向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派驻这里的工作人员商谈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

  尽管志愿者还没正式上岗,但当天许多志愿者提前来熟悉场地。据了解,志愿者今年上岗将不守在固定岗位,而是在展厅内巡游,及时主动为客商提供志愿服务。

  施工单位布展忙

  记者在农业馆展厅内看到,标准展位已搭建完毕,特装展位仍在紧张施工中。工人们有的在钻孔、搭架,有的在粉刷、装饰,现场机器轰响,粉尘飞扬。“别看现在这样,明天就会很漂亮了!”仇先生和同事负责的是水产畜牧展区的布置,17日开始进场施工,目前剩下的主要是装饰部分。他比划着告诉记者,展区门口会刻上两头卡通牛的形象,入口顶部则会装饰鲤鱼跳龙门的图案,展区正中是一个三四米宽的抽象水牛头,展区整体以红、蓝、黄为主色调,突出水产畜牧的特点。

  国际联通的杜先生忙个不停,他一边接听电话,一边在布置展台的安置工作。这里是江西省的展台,10多名工人在这里忙碌——搭架子、贴画、布电线、试灯光……杜先生忙里偷闲地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承接了300多个展位的施工,其中在会展中心有100多个,晚上还要加班。下午5时30分,广西展览馆关门,他打电话让人将晚餐送到会展中心,“吃了晚饭后马上做工,今晚可能要做到明日凌晨”。

  广西展览馆正门是安保门禁,这里也正在支篷搭架。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19日可将篷架全部安装完毕,布好电线、网线后,只等安保设施入场即可。

  据广西展览馆保安介绍,所有的施工工作必须在20日全部完成,布展在10月21日中午12时前结束,下午将封馆,22日正式开展。

  参展客商先探营

  由于离开展的时间还有两天,所以现场绝大多数是施工单位,但也有少数参展商按捺不住,提前来探营。

  吴先生这次带来的是最平常的农产品:洋葱、土豆、红萝卜等,他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忠实参展商,除了有一年没有参展外,其他几届博览会他都参加了。目前,该公司的农产品已销到了越南、泰国、新加坡等5个国家。他说:“其中销量最大的是红萝卜,每公斤单价比国内要贵0.1元,几个品种在东南亚的销量在3万吨以上,但我还想寻求更大的销售额。”农产品还在路上,他先来看看展馆。

  周先生的展位贴满了介绍茶叶的宣传画,这是当地的高山名产。“这次连展带销,我们一共带来了一吨茶叶。”他说,这是他们第三次参展,前两次的效果都不错,每次参展后都能收到新的订单。虽然离开展还有两天,但要提前将所有准备工作做好。

  高先生来自南宁一家米业公司,销售的是黑龙江的有机大米。他说公司今年新成立,产品刚进入广西市场,正好借博览会的机会宣传推广,同时也寻找合适的东盟加盟商和代理商。(记者 唐正芳 张孟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