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县广西华佳丝绸有限公司今年以来不仅没有因金融危机影响而停产,反而日日员工满班,月月生产超额,生丝品位大幅提高,售价比市价每吨高1500-2000元。这是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银行联手支持帮助的结果,这家公司及时得到的2000万元扶持贷款发挥了雪中送炭的非常效益。
去年下半年,在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冲击下,作为全国蚕茧第一大省区的广西,桑蚕业受到整体性的冲击。特别是境内的各蚕丝加工企业,面对汇率下降、生产成本增加、产品出口订单量减少、价格下滑等多重叠加的影响,遭遇有史以来最严峻考验。
我区各级党委、政府及农业部门按照“服务企业年”活动的部署,积极主动为蚕丝加工企业服务,帮助分析市场,危中求机。自治区农业厅在组织蚕丝等龙头企业与银行举行银企对接,促进金融部门加大对企业贷款支持的基础上,于去年12月专门召开“蚕丝业百名专家业主座谈会”,区内桑蚕生产专家、各蚕丝加工企业业主100多人参加,大家分析形势,找出问题,共商对策,坚定信心咬定目标推进发展。全区72家茧丝绸加工企业和10多家蚕丝被生产企业积极响应“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号召,纷纷寻找新的发展商机。
象州县广西华佳丝绸有限公司及时开发出高精纶空心真丝和高精纶真丝弹力包心丝等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在危机中扩大市场份额,经营效益比去年同期大有提高。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加大优质茧基地的投入和建设,抓好基地蚕茧生产订单,向蚕农承诺不低于16元/公斤收购,并吸纳一批返乡农民工进公司就业,实现原料保证和蚕农增收的双赢。
在努力保持出口的基础上,全区各地积极引导蚕丝加工企业面向百姓家庭,突出本土特色,大胆开拓内销为主的蚕丝被市场。目前,全区发展了蚕丝被加工企业10多家,年可生产供应桑蚕丝被10万多床,涌现一批广西特色的蚕丝被品牌。如蒙山县的“八桂蚕坊”、象州县的“婵宇”、宜州市的“刘三姐”、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银后”等蚕丝被品牌,已经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引领工业发展 广西企业技术创新结出喜人硕果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而技术进步和创新成为决定成败的“胜负手”。广西工业在追赶,转型在加速,新常态下,广西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注重技术创新。近几年,全区工业系统坚 【详细】
罚款400多万 广西开出今年以来最高单笔环保罚单
最近,在经过连续几个月的调查取证和认真质证之后,南宁市环保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存在偷排高浓度生产废水及在线监控弄虚作假等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的蒲庙造纸厂,处以高达430多万元的罚款,这是广西今年以来开出的最高单笔环保罚单。 【详细】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广西积极打造"教育丝绸之路"
来广西学习的东盟国家留学生,从2003年的1434人增加到2013年的8332人,广西成为全国东南亚国家留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广西有5个面向东盟的国家级培训中心和两个培训基地,从多个领域为东盟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10年来,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合作越来越密切,一条 【详细】
促进稻米产业稳定发展 广西优质稻“十佳”喜放榜
水稻是广西主要口粮作物,是我国传统的水稻生产省区和重要的双季稻主产省区之一。2014年,全区水稻播种面积3039.3万亩,总产量1166.1万吨,在全国30个水稻省区中分别排列在第7位和第8位。 【详细】
今年猪价延续上年走势继续下行 广西生猪为什么“嗷嗷叫”
“难顶啦,难顶啦!卖一头猪亏100多元,去年到现在连亏十几个月了!”玉林市郊养猪户老李叫苦不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