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让农民生活变了样
2004年,山东省沂水县夏蔚镇连崮峪村的村民比上年多收入了10万元钱,而这仅仅是因为村里硬化了3.3公里山路,收购果品的车能够上山了,每公斤果品比过去多买4毛钱。
“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内货不出,外货不入”是对沂蒙山区过去交通状况的写照。而现在,山地丘陵占全县面积90%以上的沂水县,97%的行政村已经通上了硬化路,总里程达1100公里。
这只是中国大规模修建农村公路使农民致富的一个缩影。随着农村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进一步改善,农副产品转化为商品、农村经济从传统农业向以市场为导向的高附加值农业转变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同时加快了农村旅游等产业的形成,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从数字的硬指标看,首先公路建设是拉动GDP增长,促进经济发展。以革命老区延安来说,公路投资规模的不断加大和公路条件的加快改善,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2年、2003年、2004年三年延安市GDP分别为117.1亿元、142.76亿元、191.76亿元,公路投资分别为17.6亿元、26.98亿元、38.93亿元,公路投资直接拉动GDP增长率分别为6.35%、8.01%、8.37%。2004年延安市GDP比2003年增长34.3%,财政总收入达到63.0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8.98亿元,按人均财力居陕西省十市首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公路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而易见。
国际农村公路焦点组织的数据表明,如果有较好的农村道路,化肥成本会降低14%,收入增加12%,而农业产品产量则上升32%,而且方便的运输条件可以促进农产品精加工。
记者在井冈山老区吉安县凤凰镇钱塘村看到,一条新建成的水泥路穿村而过,路旁是新建的吉安县华康食品厂,不久前刚刚投入生产。
华康食品厂厂长曾小荣,是凤凰镇钱塘村人,1995年到深圳打工,有了一点积蓄后,就想回乡创业。2004年12月,全长9.2公里的凤钱路刚建好,他就回家创办了这个以白糖、葡萄糖加工为主的食品厂。曾小荣把这个决定归结于这条路的建成:“办厂除了资金之外,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关键。这条路修好了,家乡环境我熟悉,政府又大力支持,回来办厂当然比在外面创业合算。”村长介绍说,华康食品厂主要招募本村及邻近村的村民。乡亲们上班时可以做工攒钱,下班后又可就近照顾家里,免除了在外打工两头难以兼顾之苦,可谓一举两得。
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记者了解到,循化的辣椒、花椒比较有名,而清水乡的辣椒、花椒等级高,市场上要的人也多,当地农民都想多种些蔬菜、瓜果挣些钱。但以前车子开不到地边,种的东西没有办法运到外面去。通了水泥公路后,运输方便了,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高了。2004年仅仅清水乡河东村就种了2200多亩辣椒,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也达到了300亩,几乎各家各户都种上了经济作物,农民的纯收入也提高了,年平均超过了1900元钱。
公路的全面加快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各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有关专家指出,农村公路建设还加快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城镇化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充分考虑了小城镇规划、农业布局、乡镇企业发展、资源开发、人口分布和自然地理条件,使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带动了农村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资源的开发,促进了城镇化。同时缩小了城乡时空距离,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基础。交通的发展大大缩小了城市与农村的时空距离,实现了城乡对接,加强了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城乡经济交流,缩小了城乡差距,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交通运输支持。
而公路带来的潜在的影响更不容忽视。农村公路改变了农村面貌,提高了文明程度。农村公路建设加快了农村信息传播和对外交流,改变了农民群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使农民群众可以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分享现代化的成果。农民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也得到很大提高。
农村公路建设任重道远
农村公路是支撑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惟一的运输通道。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是发展农村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前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对解决农村温饱、消除贫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设步伐加快
2003年,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推动农村公路建设,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交通部党组提出“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或水泥路”,加快农村交通基础设施步伐,满足广大农村地区农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农村公路建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
2002年交通部预下达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建设投资计划是66亿元,而到了2003年,交通部安排投资计划就达到622亿元,近10倍于上年;2004年安排投资计划更达793亿元,今年已经安排的投资计划也达690亿元,全国上下掀起了农村公路建设的高潮。2003年共建成农村公路10.2万公里,2004年就翻一番达到25万公里。两年中,全国新建成农村沥青路和水泥路19.2万公里,超过了此前建国以来53年的总和。2003年,70 个乡镇和6551 多个行政村新修通了公路;2004年,123个乡镇和15000多个行政村新修通了公路,2599个乡和12158个行政村通了沥青路或水泥路。
截至2004年底,全国共有县乡公路142万公里,通村公路147万公里,其中等外级公路129万公里,占289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的44.6%;砂石路面和无路面公路202万公里,占289万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的69.9%。目前,全国只有西藏墨脱县1个县、167个乡、49339个行政村未通公路。
继续有序推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农村公路建设对服务“三农”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农民迫切希望进一步改变农村面貌,继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但是,推进这方面的工作资金制约仍是瓶颈,一些地方各级政府财政资金还不宽裕,有的甚至短缺,由此带来了公路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与农村和农民群众需求旺盛的矛盾,有的地方还因此发生了向农民强行集资、摊派的情况。
农村公路建设目前主要靠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投入,县、乡镇、村财力较弱,筹资能力有限,基本无力投入的现象在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和贫困地区尤为突出。因此,农村公路建设应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总体部署,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坚持量力而行,继续有序推进。
农村公路是公益性基础设施,由交通部门一家来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落实地方政府作为农村公路建设主体的职责,深入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形成政府、社会、群众共同投入的强大合力,把农村公路建设的长远发展建立在更为坚实的基础之上。
地方各级政府需要综合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需求特点、建筑材料资源及项目资金落实情况等因素,结合当地的地质地形条件,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选择路线方案和技术指标,以利用旧路资源为主,节约用地、降低造价、保持水土、保护自然环境。对人口较少、交通量小的地方多搞一些砂石路、弹石路、小油路等,先通后畅,避免脱离实际的高标准、高指标,不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还要坚决禁止强行摊派,增加农民负担的现象。
另外,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目前还存在国家补助标准的地区差异性较小的问题,使得同样的资金投入难以修出同样数量的公路。同时,乡村公路养护资金匮乏,养护管理薄弱,有效的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也亟待健全。
依然任重道远
按照今年2月国务院通过的《全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十一五”期间,全国计划建设农村公路约113万公里,其中改造沥青水泥路73万公里,建设通达工程40万公里。“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对西藏自治区将视条件确定);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10万公里。东中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到2020年,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全国县乡公路里程达370万公里,全面提高农村公路的密度和服务水平,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所以,农村公路建设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有关专家提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可为我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和农业发展长效机制奠定物质载体。针对目前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一些难题,专家也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
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可适当提高农村公路的建设总量和投资规模,对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给予一定的资金倾斜,并适度提高其农村公路建设的补助标准。改革和完善农村公路投资体制,将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相结合,逐步形成公共财政框架下“中央政府引导、地方政府为主、农村社区为辅、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农村公路投资新体制。
应把修路与养护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建议在“十一五”期间设立农村公路养护的专项资金,在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逐步扭转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来源不稳的局面。与此同时,要加大改革力度,强化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建设,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县为主、乡村为辅”的农村公路养管责任制。
应适度调整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管理方式,施行项目一次性审查立项制度,避免项目反复审查过程中的资源浪费。调整专款专用的操作方式,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可考虑采用将若干项目“打捆管理、打捆招标”的模式,降低管理成本,实现建设资金的效益最大化。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数字赋能科技创新 甜蜜“柿业”好丰景
眼下正值秋收时节,11月5日,在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森璐贸易公司月柿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忙着挑选收购回来的柿子,根据果品再次分类,经过装罐脱涩处理,再进行覆膜包装,装车外运,销往全国各地及越南、俄罗斯等国外市场。 【详细】
广西万村篮球赛市级赛在防城港燃情开赛
10月26日晚,防城港市桃花湾体育馆内人声鼎沸,“健智体育杯”第八届广西万村篮球赛暨广西社区运动会市级赛在这里燃情开赛,来自防城港各村镇的多支球队展开角逐,并以“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为契机,邀请了来自东盟五个国家的在邕留学生组成篮球联队,与防城港市代表 【详细】
南宁五象新区“三证齐发”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真的没想到一天内居然能拿到三本证,效率真的太高了,我们为这样的服务点赞!”10月22日,在广西森合高科年产8万吨环保型贵金属提取剂建设项目(二期)现场,广西森合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阙山东感慨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