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15日 来源:新桂网-广西日报 作者:曾铁强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文明之火愈烧愈旺,文明之花愈开愈艳。仲夏时节,记者再次踏访右江百里文明河谷,这片红色热土迸发的生机与活力扑面而来:在田阳县头塘镇宣传文化站,书报阅览室、科技培训室、电脑网络室等8个活动场所配置齐全,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上搜八方信息,下联千家万户……在平果市铝城大道,宽阔的道路连接中铝广西分公司与平果市城,样式新颖的民居拔地而起,该县已连续两年蝉联全区经济发展十佳县榜首,5月中旬成功承办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交流会……在右江区百色起义纪念碑园下,每晚灯火辉煌,广大市民聚于此,唱山歌、演粤曲,尽享和谐生活……在这里,三个文明齐头并进,党政军民共建和谐社会。

连片创建,联动发展,整合力量,整体推进,河谷模式叫响全国

1999年,提前两年完成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百色,开始考虑如何让人民过上更加富裕文明的新生活。经过县、乡、村开展“文明村”、“星级文明户”等一系列实践,他们感觉单项创建活动目标单一,水平也比较低,应该整合力量,连片创建,发挥区域的整体效应。

于是,他们集中力量,把右江河谷沿线的平果、田东、田阳、右江区3县1区21个乡镇作为文明建设的整体板块,在12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全面实施思想教育、网络信息、公民素质、生态环境、平安“五大工程”。

4年来,他们在21个乡镇全部建立了高标准多功能的宣传文化站、84个村级宣传文化室和302个宣传文化中心户,构筑了三级宣传文化网络。健康活泼的文化活动占领了农村精神文化阵地,农民们自发组织起来,拆庙堂、捣神台,“黄赌毒”和封建迷信活动逐渐没有了市场。

同时,百色还着眼于三个文明联动发展、齐头并进。在创建中,他们联动建设了一批经济项目:打造亚热带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和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新建铝业、电力、造纸、农产品加工项目,构筑河谷现代工业走廊;加快河谷中心城市和小城镇群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开发以“邓小平足迹之旅”为主线、其它特色旅游并举的旅游产业……目前,右江河谷已建成全国著名的亚热带水果基地、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全国重要的铝业基地。

这里,正成为百色乃至广西经济发展的亮点,河谷51个村农民年人均收入达1915元,群众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

2002年12月,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座谈会在百色召开,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对右江文明河谷的创建经验高度肯定。

“巩固、提高、延伸、辐射”,河谷文明走向纵深

百色老区鼓足干劲,乘势而上,制定2003年-2007年深化文明河谷建设规划,提出把右江河谷建设成“三个文明”的排头兵。在精神文明方面,全面实施“五大工程”,营造红色河谷、数字河谷、文化河谷、生态河谷和平安河谷;深入创建文明县城、文明单位、文明乡镇、文明村屯、文明样板路、文明右江河道等。在物质文明方面,重点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现代特色工业、现代城镇经济、特色旅游经济和文化精品“五大特色产业带”。在政治文明方面,重点完善民主集中制、民主选举制、民主监督制等“九项制度”。

在上述创建活动中,百色重点办好10件实事:办好右江河谷亚热带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百色国家农技园区和百色现代农技研究推广中心;兴建百色少数民族宣传文化干部培训中心;办好百色广西音乐舞蹈创作基地和百色民族文化艺术中心;修建布洛陀壮族文化博物馆和敢壮山文化公园;兴建“十里莲塘文化园”;建好百色图书馆;建设百色科技文化馆;创建百色三省区边缘医疗中心;实施平果-百色二级公路沿线城镇乡村旧房改造工程和亮化工程;创建50个小康文明示范村。

2003年2月,一场轰轰烈烈的旧房改造高潮在平果-百色二级公路沿线兴起。

对“火柴盒”式旧房进行“穿衣戴帽”,凸显房屋的立体感和美感;改封闭式围墙为通透式;整治马路市场和村容村貌……当年底,河谷150公里主干道沿线的7331间旧房摇身一变,一幢幢造型美观、风格统一的房屋拔地而起,经平果,过田东、田阳,直到右江区,构成了一条漂亮的带状现代小城镇群,在西南出海通道上树立了一道漂亮的风景线。旧房改造对河谷农村不亚于一场观念上的“革命”,如今,农民建房到建设局看图纸、讲设计已成时尚。今年4月,右江河谷城镇群建设项目又隆重启动,在旧房改造的基础上,一场层次更高的城镇建设拉开了大幕。

同时,以打造中国南方现代农业技术硅谷为目标的百色现代农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也在2003年7月破土动工,今年4月16日正式竣工投入使用。推广中心所在的现代农业核心区,已建成了666.7公顷无公害优质蔬菜产业化示范园、1333.3公顷优质高产高糖产业化示范园、333.3公顷优质种子种苗繁育示范园等21个科技示范基地,进行新品种示范30个,新技术示范15个,先后引进以色列、墨西哥等国外13大类73个高优农作物品种,形成优新农业产业区,让农民真切感受到科技成果,主动接受新品种、新技术。

河谷现代工业文明的步伐也锐不可挡。围绕“水电结合、煤电结合、矿电结合、铝电结合”,众多重量级企业纷纷崛起:中铝广西分公司、银海铝、平果亚洲铝业等扛起铝业的大旗;右江矿务局年产煤超200万吨,跃入广西第一产煤大局;装机27万千瓦的田东火电厂投产,装机120万千瓦的田阳火电厂启动,装机54万千瓦的百色水利枢纽即将蓄水发电……煤、电、铝一体化的工业发展路子已经形成。而随着今年6月18日年产160万吨氧化铝的华银铝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右江河谷的工业文明已辐射到南部山区,以铝工业为龙头,从平果市到右江区到靖西县,“右三角”特色工业区雏形初现。

布洛陀的栖息地、壮民族的精神家园——敢壮山文化公园,在2004年4月初步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从去年到现在,已连续举办两届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吸引了数十万游人。敢壮山歌圩成为文化、体育、商贸和科技交流的盛会,成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文化引擎”。

在敢壮山歌圩的影响下,田阳县培育出巴别、桥业等8大歌圩,成为广大群众文化交流的乐土。从文明河谷延伸,百色郑重启动了文明边境线的创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加快建立,与越南毗邻的百色那坡、靖西县成了沟通东南亚的“桥头堡”。

他们决定,在涵盖边境10个乡镇、47个行政村街、总面积1591平方公里、总人口12.7万人的范围内,用3年左右时间,大力开展“四大工程”,即以国防教育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工程、以乡村屯三级宣传文化阵地为依托的信息网络工程、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平台的边境经济工程、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边境安定为重点的睦边工程。如今,这些工程已全面展开。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