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白话讲科普真正让农民看得懂用得上
中国农业大学的34位大学生根据多次到基层实践、支教等了解到的社会情况,自发组织起来,就农民进城务工指南、农民子女教育、农村疾病预防与控制、农村食品安全与营养等当前农民最关心的六个热点问题,用农民看得懂的大白话,精心编写了一套“乡土乡亲”三农科普丛书。记者今天获悉,这套丛书的初稿已经完成。
一直想为农民做点事情
丛书的策划和发起人之一、农大生物学院02级学生赵翼介绍说,学校每年组织学生下乡实践,可怎么才能结合专业特长为父老乡亲做点实事呢?大家聚在一起一聊突然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就是帮助农民的资本。同学在基层调查时发现,虽然现在市场上农村科技图书很多,但是真正贴近农民读者,能让他们看得懂的书籍却不多。于是大家决定,编一本能让农民看得懂,对农民有用的书。
选题全部来自田间地头
今年初,赵翼和杨峥等同学在校内开展了招募作者和选题的调查工作。通过问卷调查,他们拟定了丛书的议题和框架,选定了农民进城务工指南、农民子女教育、农村疾病预防与控制、农村食品安全与营养等6个方向的专题。就这样,34个原本不相识的同学,聚集在了一起,开始了紧张的编写工作。今年五一假期,这个写作班子来到八达岭国防教育基地,开始了封闭写作。“每天早晨6点半就起床,吃了早饭就开工,中间很少休息,编写、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
文字“土得掉渣”农民才看得懂
为什么会反复讨论,反复修改呢?农大经管学院工商管理系024班的韩国良说:“我记得当时有人开玩笑说,要用‘土得掉渣’的文字来写,只有这样生动、平民化的语言,才能让农民朋友都愿意看,才能让他们看得懂。”为了更贴近农民,丛书还使用了大量的插图,而这些插图全部由农民朋友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创作。这几天,同学们决定找一些热心企业赞助,大家希望今年放暑假的时候就把这套科普图书免费送到农民手中。当六本书的清样呈现在眼前的时候,这34名同学也以实际行动为百年农大“解民生之多艰”的校训作了最好的诠释。 (何志勇 陈卫国 丁肇文)
相关链接
农大每年百万基金重奖“重量级”科研成果
从今年7月开始,中国农业大学将开始实施新的《科技成果奖励(暂行)办法》。据悉,根据这一新办法,农大今后每年都将设立100万元特别奖励基金,奖励以中国农业大学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在《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教师,其中80万以科研经费的形势资助,另20万作为个人奖励。
按照这一新办法,农大科技成果奖励范围包括:获奖科技成果奖励、科研论文奖励、授权专利与新品种等奖励、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规定,加强对高影响因子论文的奖励力度,今后论文影响因子小于5.0的每篇学校将奖励3000元,影响因子大于5.0的每篇奖励8000元。其次,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的科技成果加大奖励力度,规定对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励标准为100万元,对国家级科技一等奖奖励20万元,二等奖10万元;省部级科技一、二、三等奖奖励标准分别为5万元、2万元、1万元。对获得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不同奖项的成果,也制订了不同的奖励标准。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数字赋能科技创新 甜蜜“柿业”好丰景
眼下正值秋收时节,11月5日,在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森璐贸易公司月柿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忙着挑选收购回来的柿子,根据果品再次分类,经过装罐脱涩处理,再进行覆膜包装,装车外运,销往全国各地及越南、俄罗斯等国外市场。 【详细】
广西万村篮球赛市级赛在防城港燃情开赛
10月26日晚,防城港市桃花湾体育馆内人声鼎沸,“健智体育杯”第八届广西万村篮球赛暨广西社区运动会市级赛在这里燃情开赛,来自防城港各村镇的多支球队展开角逐,并以“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为契机,邀请了来自东盟五个国家的在邕留学生组成篮球联队,与防城港市代表 【详细】
南宁五象新区“三证齐发”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真的没想到一天内居然能拿到三本证,效率真的太高了,我们为这样的服务点赞!”10月22日,在广西森合高科年产8万吨环保型贵金属提取剂建设项目(二期)现场,广西森合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阙山东感慨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