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6月24日 来源:新桂网-广西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雨时下时停,堤坝一侧的水面以令人不易察觉的速度慢慢上涨,看似平静的场景却暗涌着随时可能爆发的危险。 

    6月22日16时,平南县浔江水位已达到35.26米,超警戒水位8.26米,已超过1998年的最高水位。 

    当时针迈过6月23日凌晨零时,忽然,正冒雨坚守在平南城区防洪堤上的800多名机关干部职工发现:自治区领导又走上来了! 

    在泥泞的守坝现场,快步走来的正是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李纪恒、自治区副主席吴恒一行,这是几个小时内两位领导第三次来到这里。他们于6月22日下午4时许赶到平南后,马不停蹄地来到城区防洪堤及受灾乡镇检查汛情,亲临现场指挥防汛救灾工作。从受灾乡镇回到平南县城后,他们再一次亲临一线指挥抗洪抢险工作,以自己的行动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干部、官兵,激发了大家的斗志。 

    “一定要顶住啊!”李纪恒一边牵着平南县审计局局长李超云的手,一边指着堤坝上树着的标示某局责任段的牌子严肃地说,“这个牌子上要写上局长的名字和电话,随时抽查,如发现人不在,马上撤职!” 

    “今天晚上洪峰会来到,请大家不要睡着了!拜托大家!”李纪恒朗声说道。 

    ——“人在堤坝在!” 

    ——“坚决顶住,请领导放心!” 

    在罗冲口闸口,一处危险的管涌经过近3个小时的艰苦战斗,被塔山英雄部队的官兵们成功地控制住。若此管涌不及时堵住,很有可能导致整个堤坝崩溃,后果不堪设想。李纪恒和吴恒一马当先,敏捷地爬上五六米高的防洪大堤,对仍在进行紧张加固的指战员们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对冒雨刚刚赶到的解放军某集团军副军长阎力平少将说:“这是最危险的地方、最重要的岗位、最光荣的任务,这一处管涌堵住了,平南的抗洪斗争就取得了50%的胜利。这个任务,部队官兵们完成得非常好,我要给他们请功!” 

    走上乌江桥,洪水已把膝盖没过。李纪恒和吴恒站在桥上,交代当地政府官员:“外洪要顶住,内涝要排出,绝不能有任何闪失。抗洪是一项系统工程。就像木桶一样,有一块板短了,整个桶就没用了!” 

    凌晨1时30分至2时30分,对下一步工作进行具体部署的紧急会议再次召开。“现在情况很明朗了,就是三个地方要着重解决。一是罗冲口的管涌,必须继续巩固,确保万无一失;二是乌江闸一带防洪堤出现的渗堤,马上落实责任人,调动部队官兵,尽快解决;三是1100米城区防洪堤的安全。”李纪恒强调,“落实、落实、再落实,一万个落实!不到现场解决问题,说什么都是废话!” 

    凌晨4时,刚刚休息了1个多小时的李纪恒和吴恒接到紧急报告:朱依巷一处民房墙壁出现缺口,洪水从这里灌入县城。 

    “一定要保证不出现人员伤亡!”当得知可以从另一侧步行靠近缺口地点时,两位领导毫不犹豫地跳下冲锋舟,在几乎齐腰的湍急洪水中走在队伍最前面,艰难跋涉着走向民房墙壁缺口勘察。 

    凌晨5时15分,刚刚在洪水中完成实地勘察的李纪恒和吴恒立刻又同大家回到会议室,召开当晚的第三次紧急会议。水利专家们来了,部队的指挥员们来了,当地有关领导来了。紧张的讨论、研究在进行着。李纪恒和吴恒全神贯注地倾听着专家们的方案,看不出一丝疲倦。 

    凌晨5时55分,一个成熟的方案形成了——征集足够的冲锋舟,备好足够的填料,从外围开始密集投放,减缓水流,逐渐靠近缺口,直至最后堵上。李纪恒用力一挥手:“就这样办,马上行动!”15艘冲锋舟、500名解放军指战员立刻行动起来。 

    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从平南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传来消息:23日6时,洪峰到达平南;最高水位达到35.38米,为平南县建国以来建设堤坝之后出现的最大洪峰;各个防洪点情况平稳,没有出现大的险情和财产损失,没有出现人员伤亡。 

    上午10时,持续了4个钟头之久的洪峰终于过去,35.38米高程的水位开始平稳下降。到下午3时,水位已经降到了35.24米。 

    一个不眠夜过去了!缺口堵住了!一次决战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记者 黎攀)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