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6月10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广西县域经济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抓紧抓好。要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大支农投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县域经济。

    本网讯:据广西日报报道,为确保先进性教育取得实效,解决问题,推进工作,自治区党委于6月3日召开常委会议,对在分析评议阶段查找到的思想、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各地各部门所提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研究,提出了自治区党委常委会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整改方案。
  方案确定了整改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关键是要取得实效”和“要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指示精神,按照“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围绕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认真进行整改,全力推进思想理论建设、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先进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切实解决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影响富民兴桂新跨越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改进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工作,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常委会的领导能力、执政能力,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为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在经济建设方面,整改方案指出,要更加突出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一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确保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是广西的头等大事,也是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的重大责任。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坚持能快就不要慢,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力争每隔几年经济总量就迈上一个新台阶。二是开展生态省(区)创建活动,各有关方面要抓紧制定具体规划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通过此创建活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抓紧抓好。要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大支农投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县域经济。四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体制创新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科技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重点加大国有企业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力度,力争取得新的突破。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改善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社会环境、舆论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更大发展。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更大规模地扩大对外开放,力争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取得新的突破。承办好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积极参与中越两国共同商定的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及环北部湾经济圈建设,参与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深化与泛珠三角各方、长三角洲以及其他各省区市的联合协作。切实抓好与广东及其他各省区市和境外、国外客商所签项目的落实。五是抓紧谋划“十一五”发展规划,力争“十一五”时期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全区“十一五”经济发展速度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2020年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六是抓住当前大好时机,乘势而上,全力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各项任务,确保今年全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特别是全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不低于去年水平,确保实现经济发展“突破双千”的目标(即全区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人均财政收入突破1000元人民币)。
  方案还指出,要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是进一步抓好年初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的投资近43亿元的十件实事的落实,确保十件实事圆满完成。二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从2005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同时,抓好配套改革,加大对市县转移支付的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和缓解基层财政困难。三是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全面推进开发式扶贫、科教扶贫和生态扶贫。采取分批“整村推进”的方式,从2005年至2010年,集中力量分三批实施全区4060个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工作。抓紧完成东巴凤三县(自治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工程。四是加快实施城镇居民安居工程。为改善城镇中低收入居民住房条件,今年全区投入24.6亿元,建设2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五是进一步解决农村群众“行路难”问题。今年全区再投入近11亿元,修建乡村公路7355公里,解决70个乡镇通油路或等级公路、492个行政村通机动车路。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