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广西频道4月25日电(记者何丰伦 潘剑)随着国际茶叶副产品市场需求日益旺盛,越来越多的专家呼吁:作为世界产茶大国的中国,应进一步加快茶叶副产品研究和开发的力度,以提高产业附加值,为茶叶生产拓宽出路。
国务院教学指导委员会茶叶学科组组长、博士生导师施兆鹏介绍,茶叶副产品开发主要集中在新型医药、营养保健和提取化工原料三个方面。
茶叶色素、茶多酚物质、茶叶碱是新型医药开发的主要方向。如红茶副产品中含有10%—15%的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这些色素不仅是天然的食品着色剂,而且具有消炎解毒、降脂降压等药理作用,是市场前景看好的紧俏医用原料。茶叶副产品中含有15%-20%的茶多酚,这是防治心血管疾病及抗衰老的保健药品。茶叶副产品及低档茶叶中咖啡碱的含量达3%左右,从茶叶中提取天然咖啡碱,比人工合成的有更明显的经济优势。
提高副产品深加工水平是低档茶业的重要出路。西南农业大学茶业研究所所长刘勤晋教授告诉记者,将低档原料的茶叶可溶物制成茶叶系列饮料,如茶末制成茶粉作为食品添加剂,可应用于糖果、糕饼、冷饮制品的制作。用茶叶浓缩汁作为添加剂制作豆腐、茶叶面包、茶叶面条等食品,能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刘勤晋说:“我国每年生产80万吨茶叶,主要都是中低档茶,这些茶叶在国际市场上难以打开销路,但用于制造、提炼食品添加剂,其产品附加值是作为原料茶叶的4-8倍。”
优质化工原料也是茶叶副产品的重要出路。从茶籽中提取的茶皂素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天然表面活性剂,既能够提高纤维板防水质量,也可作为加固混凝土的稳定剂、农药企业用的湿润剂、日用化工品的天然洗洁剂、对虾养殖的保护剂、机械工业的减磨剂等。茶叶副产品和低档茶叶中含有多种天然抗氧化剂成分,对各种油脂均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对过氧化物抑制率可达40%-90%,是一种成本低廉且安全效能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王登良说:“如何从实验室走上实际的生产操作,这是目前困扰茶叶副产品开发的关键问题。很多产品在实验室里成功,但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就屡屡碰壁。”
专家呼吁:国内企业和科研院所应加快从实验室向生产线的转化,推动整个中国茶产业向纵深发展,使中国由真正的产茶大国走向产茶强国。(完)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数字赋能科技创新 甜蜜“柿业”好丰景
眼下正值秋收时节,11月5日,在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森璐贸易公司月柿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忙着挑选收购回来的柿子,根据果品再次分类,经过装罐脱涩处理,再进行覆膜包装,装车外运,销往全国各地及越南、俄罗斯等国外市场。 【详细】
广西万村篮球赛市级赛在防城港燃情开赛
10月26日晚,防城港市桃花湾体育馆内人声鼎沸,“健智体育杯”第八届广西万村篮球赛暨广西社区运动会市级赛在这里燃情开赛,来自防城港各村镇的多支球队展开角逐,并以“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为契机,邀请了来自东盟五个国家的在邕留学生组成篮球联队,与防城港市代表 【详细】
南宁五象新区“三证齐发”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真的没想到一天内居然能拿到三本证,效率真的太高了,我们为这样的服务点赞!”10月22日,在广西森合高科年产8万吨环保型贵金属提取剂建设项目(二期)现场,广西森合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阙山东感慨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