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进、出、留”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三分之一”发展农村经济新途径,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2004年,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27元,同比增长15.36%,达到该市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
近年来,该市明确提出采取“三个三分之一”措施发展农村经济新思路,即:1/3的农民进城经商创业、1/3的农民外出打工,1/3的农民留在原地发展山区经济。为此,该市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农民进城经商创业。大胆突破户籍的限制,规定只要农民进城有合法稳定生活来源和合法固定居所,都可以办理“非农”户口,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一系列激励措施的出台,使农民纷纷涌入城区置业创业,全市非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到2004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85327户,年内新增14583户;私营企业1485户,年内新增400户。非公经济上缴税金11.009亿元,占全市税金的69%。
为鼓励农民外出务工,该市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并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加大劳动力市场投入和信息网络建设,全市已建成财政全额拨款的就业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137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88个,部分行政村设立了劳务代办点,形成了四级劳务工作网络。目前,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5万人,劳务输出为农民增加收入23亿元。
为确保农村有限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该市大力鼓励已拥有一定技术和资金实力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留守家乡参与农村经济建设。如该市大化瑶族自治县流水乡洁善屯村民蓝建文打工赚钱后,引资3000万元在家乡建设小康生态示范屯,取得良好经济和生态效益。人才、资金、技术的“回笼”,大力促进了该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如今,该市蔗糖、八角、板栗、菜牛、香猪、山油茶等特色种养业发展迅猛,2004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87亿元,同比增长7.91%。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数字赋能科技创新 甜蜜“柿业”好丰景
眼下正值秋收时节,11月5日,在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森璐贸易公司月柿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忙着挑选收购回来的柿子,根据果品再次分类,经过装罐脱涩处理,再进行覆膜包装,装车外运,销往全国各地及越南、俄罗斯等国外市场。 【详细】
广西万村篮球赛市级赛在防城港燃情开赛
10月26日晚,防城港市桃花湾体育馆内人声鼎沸,“健智体育杯”第八届广西万村篮球赛暨广西社区运动会市级赛在这里燃情开赛,来自防城港各村镇的多支球队展开角逐,并以“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为契机,邀请了来自东盟五个国家的在邕留学生组成篮球联队,与防城港市代表 【详细】
南宁五象新区“三证齐发”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真的没想到一天内居然能拿到三本证,效率真的太高了,我们为这样的服务点赞!”10月22日,在广西森合高科年产8万吨环保型贵金属提取剂建设项目(二期)现场,广西森合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阙山东感慨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