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22日电(记者陈二厚、齐中熙)
(重读与背景)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是2004年《政府工
作报告》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此前,我国粮食生产连续5年下降,农民收入增长连续7年低速徘徊。
当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从今年起,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平均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时,代表委员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对照与盘点)
“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增长幅度最快的一年;全年粮食总产量增长9%,粮食单产和当年粮食增产量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扭转了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用这样一组数字盘点了去年农业发展的亮丽轨迹。
对于9亿中国农民来说,2004年是丰收而快乐的:税负减轻,收入攀升,老天帮忙,粮食增产。专家表示,农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在中央惠农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成了去年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亮点。
“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保护农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一年来的实践,让人们对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直接”和“有力”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也让更多的人掂量出了“重中之重”的分量。
——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扩大粮食播种面积”要求下,2004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超过15亿亩,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的势头。
——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种粮农民实施直接补贴,补贴资金总额达116亿元,近6亿种粮农民直接得到实惠。对13个粮食主产省安排良种补贴资金28.5亿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7000万元。加上农业税、农业特产税两项减免,农民去年直接受益451亿元。
——截至目前,已有25个省区市免征农业税,中国农民正加速告别延续了几千年的“皇粮国税”。
——中央财政对农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去年第一产业投资由上年下降19.6%转为增长20.3%。全年各级财政的“三农”投入超过2000亿元,创历史之最。
在启动“真金白银”为农业“输血”力度的同时,支持农村的“造血”机制也在逐步形成:国家大力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004年,已有超过150万农村劳动力完成培训,120多万人转移并就业。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等一系列改革的深入推进,正逐步从“放活”机制上破解“三农”难题。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不久前宣布:在一系列支农政策带动下,去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又减少300万人,是21世纪已经过去的四年中减少最多的一年。
在经历多年的农业支持工业后,工业反哺农业、财政反哺农民的转折成为一种必然。而2004年则是这一转折的重要标志。(完)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数字赋能科技创新 甜蜜“柿业”好丰景
眼下正值秋收时节,11月5日,在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森璐贸易公司月柿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忙着挑选收购回来的柿子,根据果品再次分类,经过装罐脱涩处理,再进行覆膜包装,装车外运,销往全国各地及越南、俄罗斯等国外市场。 【详细】
广西万村篮球赛市级赛在防城港燃情开赛
10月26日晚,防城港市桃花湾体育馆内人声鼎沸,“健智体育杯”第八届广西万村篮球赛暨广西社区运动会市级赛在这里燃情开赛,来自防城港各村镇的多支球队展开角逐,并以“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为契机,邀请了来自东盟五个国家的在邕留学生组成篮球联队,与防城港市代表 【详细】
南宁五象新区“三证齐发”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真的没想到一天内居然能拿到三本证,效率真的太高了,我们为这样的服务点赞!”10月22日,在广西森合高科年产8万吨环保型贵金属提取剂建设项目(二期)现场,广西森合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阙山东感慨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