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浏览: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0月10日,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2025年度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专题协商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代表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意见建议,共同推动我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筑牢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主持会议并讲话。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韦韬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自治区副主席胡帆介绍我区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民革广西区委会主委巫家世、民盟广西区委会专职副主委黄世喆、民建广西区委会主委钱学明、民进广西区委会主委杨静华、农工党广西区委会主委蒋和生、致公党广西区委会主委欧余军、九三学社广西区委会主委彭健铭、自治区工商联主席眭国华、无党派人士代表曹崇俊,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就推动我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意见建议。陈刚认真听取意见建议,要求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切实把这次座谈会的成果运用好、转化好。

  陈刚指出,县域经济是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民生、就业、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县域经济发展摆在事关全局的战略位置来谋划、部署和推进,各地依托自身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打下了良好基础。当前,广西正处于成型起势的关键阶段,迎来了历史最好发展时期,县域经济大有可为,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陈刚强调,发展县域经济要从根子上解决好“想不想干”的问题,切实激发县域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以强烈的思想自觉和责任担当,主动思考县域发展之路,积极谋划县域破局之策,奋力推动县域经济不断开创新局面。要扭住重点解决好“干什么”的问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切从县域的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产业兴县、富民增收,生态筑基、城乡融合”的路子,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造更多家门口的就业,分类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竞争力强的县域经济新格局。要以正确用人导向解决好干部真抓实干的问题,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把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选用到重要岗位上,投身到广西现代化建设上。希望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充分发挥联系广泛、智力密集优势,立足岗位职责,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广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

  韦韬强调,要深刻认识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发挥长板、形成错位,用好我区的区位和政策优势,用好每个县的资源禀赋,统筹制定县域产业发展规划,“一县一策”因地制宜推动发展,打造一批竞争力强的县域拳头产业;要坚持三产协同、绿色发展,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加快全面绿色发展转型,形成具有协同效应的区域产业集群;要强化招商引资,坚持一把手招商常态化,讲好广西故事,吸引优质企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发挥园区作用,深化“标准地+承诺制+全代办”改革,持续提升服务效能、破解企业投资堵点,有效激发市场活力、赋能县域经济发展;要以制定实施县域经济“创先争优”三年行动方案为契机,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培育更多县域“特长生”,通过强县先行带动各县发展。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庞春妮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