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第三届广西珍稀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在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举行,向红水河增殖放流14万尾珍稀鱼类。
活动现场。广西农业农村厅 供图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严格执行内陆禁渔期制度,育种攻关与增殖放流融合推进,加强渔业执法监管,红水河流域渔业资源养护取得明显成效。资源调查显示,红水河流域现有鱼类139种,是广西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河流。
本次增殖放流活动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和河池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放流5种珍稀鱼类,包括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乌原鲤,广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桂孟加拉鲮,珍稀名贵鱼类长臀鮠、大刺鳅、三角鲤。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鱼类皆由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繁育。
2016年攻克乌原鲤池塘驯养和人工繁育技术,2018-2024年累计增殖放流乌原鲤亲鱼及苗种65.27万尾。
近年突破桂孟加拉鲮池塘驯养、亲鱼培育技术瓶颈,攻克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难关,2023和2024年累计增殖放流桂华鲮亲鱼及苗种10.63万尾。
2009年攻克长臀鮠人工繁殖难题,但苗种大规模化生产技术仍有待提高。目前已增殖放流长臀鮠后备亲鱼2300尾。
2021年攻克大刺鳅池塘驯养及人工繁殖难关,已具备年生产大刺鳅苗种100万尾的能力。现已累计增殖放流大刺鳅后备亲鱼及苗种超30万尾。
据介绍,开展增殖放流是恢复渔业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去年,广西投入1010万元,投放各类淡水苗种约3600万尾,平均投入产出比为1:2.21,增殖放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接下来,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还将在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河池、来宾等地组织开展一系列增殖放流活动,计划投放鱼苗500万尾, 同时加强对流域增殖站鱼类繁育技术指导,严厉打击涉渔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加大红水河流域渔业资源养护力度。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南宁记忆·肥仔情缘 老街坊分享南宁老照片老物件
4月27日,由南国早报与南宁肥仔饭店共同发起的“南宁记忆 肥仔情缘”老照片征集活动圆满落幕。这场活动持续1个多月,收到来自南宁老街坊、新市民分享的600多张老照片、50多件老物件,它们不仅记录了南宁城市的变迁,更串联起几代南宁人对这座城市的深情凝望。 【详细】
大苗山红茶 走出一条绿色振兴之路
暮春时节,苗岭深处,云雾缭绕,茶香浮动。近日,2025年“桂字号”农业品牌媒体采风活动走进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多家主流媒体深入九万山腹地,走访茶园、对话农户,实地调研大苗山红茶如何以生态为底、文化为脉、产业为力,在“桂字号”品牌引领下走出一条绿色振兴之路 【详细】
柳州螺蛳粉∶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 为世界做好每一碗螺蛳粉
“我们这个研学团共有62名成员,都是来自香港各个学校的学生,年龄在13岁~19岁之间,今天主要来学习制作柳州螺蛳粉,同时了解柳州历史文化。”4月23日上午,柳州螺霸王产业园区内,迎来了香港研学团,据该团负责人介绍,这是他们第三次组团来柳州研学旅游。 【详细】
广西全力抗旱保春耕
今年以来,广西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抗旱作为当前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主动作为、举全力抗旱抢耕保粮,有效缓解了旱情影响。截至4月18日,全区春种农作物已播4451.82万亩、同比快37.87万亩,完成春播意向的90.64%;早稻插播滞后幅度大幅减缓,早稻已插1101.60万亩,完成全 【详细】
广西发放千万“33消费券”
3月31日起,广西商务厅以消费券为杠杆,聚焦三月三、五一、端午等节日,围绕商超百货、住宿、餐饮三大民生消费领域,联动全区14个设区市、超万家企业,通过“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模式发放超200万张“33消费券”,激发消费活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