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代表们认为,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今年广西代表继续高度关注这一重要问题,并坚持一个共识: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要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热点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人多地少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今年广西代表继续高度关注这一关系政治、经济、社会的重要问题,坚持一个共识:粮食产量稳定,粮食安全基础牢靠,饭碗才能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种不确定风险增加的压舱石。”玉林市市长韦韬代表认为,保持粮食产能稳定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对抓好全局工作至关重要。近年来,玉林主要从两方面来做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工作。一是稳产能,通过严守耕地红线,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农业生产技术,优化布局水稻、玉米、马铃薯三大主粮,发展粮食加工业;二是优结构,重点做大做强水稻、荔枝、生猪、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实现质量和效益“双提升”,保障重点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贵港市是广西主要的粮食生产区之一,也是主要的商品粮调出地之一。据统计,全市一年生产粮食150万吨左右,其中稻谷的产量达到120万吨左右。贵港市市长农融代表介绍,按70%的出米率,120万吨的粮食可为全中国人民每年提供0.5公斤以上的大米。贵港深知自身担负着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坚持按照上级的部署保证粮食生产播种面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各方面种粮补贴,并积极推广耕种收机械化、良种良法等。
“贵港70%以上的土壤是富硒土壤,富硒大米深受欢迎。”农融代表自豪地告诉记者,该市大米打响富硒品牌后,价格从每公斤4-6元涨到40-60元。他表示,贵港将把本地具有历史渊源的东津细米品牌与富硒品牌结合起来,推进粮食产业提档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保障粮食安全,自然资源部门责无旁贷,首先必须牢牢守住耕地的红线,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厅长陈建军代表说,广西一直严格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的要求,把生产空间留足,生态空间保护好,生活空间充分、高效、节约、集约地利用起来,并着力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据介绍,广西连续18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建设占用耕地项目全部实现“先补后占”政策,全面落实非农建设占用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平衡,并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建设项目、补充耕地项目和耕地提质改造项目相挂钩,动态管理耕地占补平衡。目前全区拥有耕地438.75万公顷,比国家确定的保有量多2.35万公顷。
“到2020年,广西耕地保有量要不少于436.4万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365.4万公顷,将建成181.66万公顷集中连片、设施配套完善、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提供资源保障。”陈建军代表说。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七名住桂全国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让边境经济合作区成为稳边富边“引擎”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住桂全国政协委员陈际瓦联合6名住桂全国政协委员,向大会提交提案《关于完善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互市贸易、劳务合作及财政等政策的提案》,建议完善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互市贸易、劳务合作及财政支持等政策,让边境经济合作区成为稳边富边的“引擎”。 【详细】
广西代表团提交议案建议215件
3月12日,记者从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西代表团获悉,截止到大会建议提交时间,广西代表团共提交议案9件、建议206件。其中,以全团名义提交了《关于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兴边富民行动支持力度的建议》。 【详细】
【两会访谈】广西农科院陈彩虹:农业科技引领产业扶贫 决战脱贫攻坚响鼓重槌
3月12日晚,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农科院副院长陈彩虹应邀到“2019全国两会广西云北京访谈间”进行访谈,就农业科技助推产业扶贫等内容接受采访。 【详细】
广西拟出台全域旅游示范区评定标准
3月5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召开《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评定标准与评分细则(修订稿)》《广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管理办法(修订稿)》专家咨询会。将近30名专家参加了此次咨询会。 【详细】
广西招聘270名乡镇全科医生 年薪8万元
近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厅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启动2019年艰苦边远地区全科医生特设岗位招聘工作。计划指标270个,主要安排在区内53个贫困县乡镇卫生院,财政给予每人每年8万元的薪酬待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