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29日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何成学 黄宗海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考察调研组在龙桥板桥铺黄氏祠堂门口召开座谈会。右四为何成学,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西著名中共党史专家,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治区党校基地办公室主任、广西民族工作咨询委员、广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办公室党史顾问、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2019年1月25日上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西著名中共党史专家何成学研究员,广西经济杂志社社长、主编、高级经济师黄宗海,在灌阳县、新圩镇等有关同志的陪同下,调研走访了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龙桥板桥铺—立田阻击战斗遗址。

  在走访过程中,他们发现了重大战斗线索:(1)可以肯定龙塘—肩包山—板桥铺一带阻击战斗激烈;(2)红军战士死伤惨烈,其中有一位团级干部牺牲在山谷朝北面凹子(据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可以初步判断是十四团团长黄冕昌),当时尸体横挂在山谷朝北面凹子的一堆矮小的杂树上;(3)山谷朝南面斜坡处埋葬了一批死难红军遗体;(4)一批红军伤员被转移到凹上比较掩蔽的挺秀岩临时救助;(5)红军将一批枪支弹药分发给立田村、板桥铺等地群众,播下了革命火种,在灌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实地考察调研结束后,在龙桥板桥铺黄氏祠堂门口进行了座谈。灌阳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时红秀、灌阳县发改局副局长雷荣华、灌阳县新圩镇人大主席文泽荣,龙桥村委党支部书记黄光跳、村委主任黄永桂,村民黄光努、黄松发、黄云友等也一同参加考察调研及座谈。

  附:

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龙桥板桥铺-立田战斗片段

  何成学 黄宗海

  1934年11月28日上午红五师的十四团和十五团在新圩至排埠江一带同桂军进行了激烈的新圩阻击战,击退了桂军的多次进攻。下午,桂军在正面进攻不得逞的情况下,改变了战法,即以部分兵力沿红军左侧瘦马岐一带高山迂回前进。红军前后受敌,经过反复冲杀,虽然给敌以重大杀伤,但自己也遭到重大损失,当晚红军撤至杨柳井两侧高地。

  29日,桂军以优势兵力发起进攻,并采取正面进攻同两侧迂回结合,英勇红军打退了敌人的一次次猖狂进攻。但在敌人的强大攻势下,午后,红军被迫撤离平头岭和尖背岭,交替掩护撤至板桥铺一带阻击桂军。红军以为桂军从南面进攻,设防从县城方向的南面进行阻击,但此时的桂军却从东面山上往下侧面攻击红军,并用飞机扔炸弹猛烈轰炸。这一带的红军阻击部队被迫向西经山谷朝—冲泥凹子—高仗—凹上—竹山—立田村方向边打边撤退,撤退过程中,大批红军被打死打伤。其中有一位腰间挂有手枪的红军团级干部(从已故的兴安党史专家宋干青的研究成果看,可以初步判断是十四团团长黄冕昌)被打死在山谷朝北面凹子,当时尸体横挂在山谷朝北面凹子的一堆矮小的杂树上。此外,在山谷朝南面斜坡处埋葬了几个牺牲的红军遗体,遗憾的是在1960年代时被拓荒种地挖出丢失。

  与此同时,一批红军伤员被转移到凹上比较掩蔽的挺秀岩临时救助;红军将一批枪支弹药分发给当地群众,播下了革命火种,在灌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如广西桂林师范学校的进步学生陆绍双受地下党派遣,于1944年8月回到自己的家乡立田村成立了立田抗日自卫队,40多名抗日自卫队员扛起当年红军送给的枪(有的史料说30多人,这是早期的人数。同时,当时的实际情况是:陆绍双在家乡立田村组建了一支30多人的抗日自卫队,傅一屏等发动爱国进步青年孔忠、王介民、黄荣誉等20多人组建了一支抗日政工队),先后打了十多次仗,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保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947年全灌武装起义的指挥部就设在革命基础较好的立田村,立田、龙桥下村、板桥铺、龙唐的唐小贵、黄进成、黄老敬等周围思想进步的青年,利用红军新圩阻击战时留下的那批枪支弹药,成立了游击队。游击队先后同国民党军和地方武装进行大小战斗30多次,共歼敌500多人,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11月20日解放了灌阳,开辟了灌阳历史的新纪元。

  箭头所指位置为当时红军团长牺牲处—山谷朝北面凹子

  村民手指位置为埋葬了死难红军处—山谷朝南面斜坡

  上图为受伤红军临时救助处—凹上挺秀岩,从外面看很隐蔽

  上图为被解放战争时期白军斩首遇难的7名游击队员躲藏之处—凹上竹山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