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26日 来源: 作者:杨 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杨 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也是干部干事创业、锻炼成长的基本功训练基地。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既是筑牢国家发展根基的需要,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本保障。刚刚闭幕的全区县域经济发展大会深刻分析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区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应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会议精神上来,迅速掀起新一轮发展县域经济的热潮。

  既要解放思想又要统一思想

  解放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开创一切工作的前提。我区县域经济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仅是区位优势、发展基础上的差距,更主要的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我们要深入查找和清理那些习惯思维、陈旧观念和过时做法,更要破除思想上的桎梏和障碍,在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更广领域继续解放思想,为加快全区县域经济发展打下坚实思想基础。

  强化对县域经济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县域经济是各种政策、要素、产业聚集的平台,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和一二三产业各部门。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区经济发达,主要强在县域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县域经济发生了重大转变,GDP总量、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人口已分别占到全区60%、40%、60%、80%左右,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广西要发展,潜力在县域,空间在县域,希望在县域,县域经济发展事关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和富民兴桂全局。

  强化对县域经济机遇与挑战的认识。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善用发展的眼光,既要看到当前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要看到在新常态下,发展机遇期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为县域经济提供了发展机遇。县域经济要实现突破性进展,必须抢抓机遇,在争夺发展机遇中赢得主动。反之,不作为或不善作为,再好的机会也将白白丧失。

  强化对县域经济问题和困难的认识。相对而言,我区县域经济总量不大,整体实力薄弱,经济效益落后,大多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靠转移支付维持运作。在产业发展方面,产业结构单一,特色经济发展滞后,农业经济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农业产业链短,工业现代化程度低,规模效益不明显,服务业占比较小。同时,技术水平低,开放不充分,发展后劲不足,农民增收缓慢,等等。这些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更要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

  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把人们的思想统一到正确轨道上来的过程。所以,我们既要解放思想,更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只有思想统一、步调一致,才能形成强大合力,才能攻坚克难、办成大事。当前,尤其要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全区县域经济发展大会精神上来,齐心协力促进县域经济迈上新台阶。

  既要理清思路又要落实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程,发展环境不会一成不变,发展条件不会一成不变,发展理念自然也不会一成不变。这次县域经济大会提出要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具有极强的指导性。

  县域经济创新发展,要着眼于培育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区各县要强化科技与县域发展各环节有效对接,以建设创新型县和创新型乡镇为抓手,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创新创业格局,推动形成县域创新创业新热潮,以创业带动就业,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县域工业园区要按照产业园区化、技术高端化、生产低碳化、服务公共化的思路,推进主导产业特色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培育发展一批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实现各类工业园区转型升级。

  县域经济协调发展,要着眼于增强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补齐短板、缩小差距。产业短板是我区县域经济发展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强调,要突出产业带动,下更大力气做大做强做优县域产业。针对县域城镇化滞后问题,要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乡、产城一体、城乡互动,强化县城对乡镇和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县域经济绿色发展,要着眼于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从政治高度和长远角度深刻认识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突出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推进生态经济体系建设;以加强资源永续利用为重点,推进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以生态保护和恢复为重点,推进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推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人居体系建设;以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高效、稳定、配套的能力保障体系建设;以培育生态文明、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重点,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县域经济开放发展,要着眼于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与西南中南地区、粤港澳的合作,在开放领域、层次、主体各方面要有新突破。要借助外力谋求发展,在更大范围内参与资源配置,广泛吸纳县外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形成新的开放局面,不断提升县域开放合作水平。

  县域经济共享发展,要着眼于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的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考虑到我区贫困人口到2016年仍有341万的实际,要紧盯脱贫这个最大民生工程不放松,守住民生底线,全力解决好城乡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重点提高县域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增加公共服务供给,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有了理念和思路,关键看如何落实,落实是一切工作的归宿。工作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落实的差距,县域经济发展的快慢取决于落实的成效。落实也是一种责任。“责任”二字,字字千钧。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落实之责,责无旁贷。抓落实就要一级抓一级,一级推动一级,形成逐级负责的科学制度和长效机制。

  既要增强动力又要激发活力

  着力调动干群的积极性。县域经济增速放缓,原因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发生了变化。但是一切活动瞄准的对象是“人”,新动力背后的核心力量也是“人”。“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是构建新常态下新动力的基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县委,当好政治坚定的明白人、绿色发展的铺路石、体察民情的大脚掌、地方团队的领头雁和作风建设的打铁匠。

  着力发挥政策的导向性。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和6个配套文件,并进行“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进步县、先进城区、进步城区”评比表彰。一系列政策重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雪中送炭”,从县域基础能力、特色产业园区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等10个方面,对县域薄弱环节给予政策支持;二是“锦上添花”,从给予一次性财力奖励和资金支持、优先支持项目建设、优先选拔任用干部等10个方面,对获得表彰的22个县域进行奖励。政策导向性非常明确,今后一段时期,要坚决抓好贯彻落实。

  着力强化改革的针对性。改革已成为加快广西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自治区层面最大限度对县域经济发展“松绑给力”,出台系列专门意见和政策。县域要接过改革的“接力棒”,结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经济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在公共服务领域补齐短板,在行政审批、金融、财税、土地、户籍、社保、住房等重点领域,建立有利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但是,改革非朝夕可成,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全区各级各部门要增强责任担当,久久为功,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力保障。

  (作者为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