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6日 来源:左江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治理理念的重大创新,是解决经济发展重大结构性问题的行动纲领。始终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讨崇左“双高”甘蔗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规律,不断提高土地、技术、资金、人才、政策等甘蔗经营的全要素生产率,对推动崇左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好产业精准扶贫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深远意义。

  一、发展思路的供给:优化发展观念,建立健全“双高”生产现代化发展理念体系。崇左落后首先是观念的滞后、思想的保守。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说:“差距就是潜力”,关键在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因此,以新理念新思路全面合理地谋划崇左“双高”甘蔗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纲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指导思想,也是崇左“双高”甘蔗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思想。二是坚持产业融合发展观念。农业具有“接二连三”的特质,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产业链融合催生农业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业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三是构建“互联网+‘双高’”的发展理念。按照《广西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方案》有关要求,以互联网思维发展“双高”甘蔗生产,率先以“互联网+‘双高’”的发展理念,搭建“互联网”+现代农业信息平台,发展智慧农业、科技农业,加速甘蔗产业现代化进程。

  二、土地改革的供给:土地小块并大块,建立健全“双高”生产土地经营规模化体系。土地小块并大块,连片开发,规模化经营,是崇左土地改革的重点,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工作。一是坚持一线工作法,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坚持一线工作法,做到力量向一线倾斜、问题在一线解决,帮助群众算好租金收益、劳务收益、分成收益和综合收益等土地整治、流转的“四本账”,化解群众思想顾虑。二是坚持“双高”基地建设与确权颁证相结合,协调推进土地流转。坚持“确权确地与确权不确地”的原则,边确权边流转,以确权促土地规模经营。对土地整理、甘蔗“双高”基地建设等不容易或无法确地到户农民的承包地,以依法民主的方式,确股确权到户。三是全面统筹协调,合力推进农村土地改革。统筹安排农业局、国土局、财政局等相关单位部门的力量,建立联动倒逼工作机制,汇集强大合力,确保土地整治、土地流转和“双高”甘蔗生产同步高效进行。

  三、科技创新的供给:以“四化”标准,建立健全“双高”生产现代化技术体系。按照今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有关精神,创建“双高”甘蔗生产现代技术体关于系。一是推广普及甘蔗良种,研究培育甘蔗良种。既要引进、推广适合机械化生产的优良品种,也注重建立良种培育、繁殖基地。加强与广西农科院等甘蔗研究院校的技术合作,促进良种产学研一体化,提高育种能力。参与建设广西“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甘蔗种业体系。二是推进全程机械化生产,实行机耕机种机管机收。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健全农机合作社经营机制,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使用效果,加快“双高”基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发展步伐,降低种蔗成本。三是实现水利现代化,普及滴灌喷灌和水肥药一体化。以引进专业节水公司合作开发“双高”基地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或引进专业种植公司或建立甘蔗生产合作社等多种途径,全面推进水利现代化,推广水(滴灌、喷灌)、肥、药“三位一体”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四、发展资金的供给:多元化筹集资金,建立健全“双高”甘蔗生产的现代投融资体系。市委书记刘有明曾强调说,要继续优化组合全市各种甘蔗“双高”基地建设模式,探索优质高效新模式,推动“双高”甘蔗基地建设可持续发展。一是改造提升崇左各县(市、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赋予土地流转、评估、融资的机构权能。对各县(市、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充分赋予其土地流转、评估、融资的机构功能,搭建“双高”生产土地流转、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平台。二是创建产权融资担保机制,积极探索农业发展融资新业态。学习借鉴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成功做法,建立政—企—银合作工作新平台,创新农村产权担保融资机制,积极探索融资发展新业态、新品种,大力推行“农业合作社/农户+保险/担保+银行”、“公司+农户+银行”以及“土地经营权+农户联保/农村互助基金+银行”等多种担保方式,拓宽“双高”生产融资渠道。三是采取PPP模式,创建公私合营新机制。以PPP模式,与糖企或有实力农业公司合作共建土地开发公司,开发各种农业综合体项目。创新“政府+公司+农户(土地入股)”融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现代甘蔗产业。

  五、人才培训的供给:实行人才兴蔗战略,建立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新常态下“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重大战略问题的必然要求。一是明确教育培训对象,创新培训方式。根据“双高”甘蔗生产实际,创新教育培训形式,加强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提高甘蔗“四化”生产水平。二是构建教育培训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充分利用各级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县级党校和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培训资源,拓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农业园区等教育培训资源,建成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机构、实训基地。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建立一个“专业教师+农技推广人员+种养大户”的师资库。三是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示范引领。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纳入“三农”工作和“双高”甘蔗生产的总体部署,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工作落实,创建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市、区)。

  六、制度体制的供给:优化扶持发展的政策文件,建立健全甘蔗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农业部长韩长斌说:“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重点是发挥好政策“指挥棒”、“导航仪”的作用,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解决农业资源要素的错配扭曲问题,形成支持有力、保障有效的政策体系。”一是制定实施甘蔗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制定并实施市级、县级甘蔗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从产业发展、政策扶持和财政资助等方面,全面规划部署“双高”甘蔗生产。二是完善“双高”甘蔗生产的政策文件。争取国家、自治区的大力支持,制定政策文件落实的操作细则,把惠农强蔗的奖补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创建政府—企业—银行—群众合作互利机制,优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双高”甘蔗种植规模经营。三是建立健全市—县—乡镇工作责任制和激励糖企参与机制。建立层层落实责任制,把“双高”甘蔗生产作为书记工程(市—县—乡镇三级),市、县、乡镇三级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一把手”负责抓“双高”基地建设;建立激励糖企参与“双高”基地建设制度,推行蔗区面积增减与“双高”基地建设挂钩制度。

  (作者单位:中共扶绥县委党校)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