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04日 来源:未来网  作者:吴意茹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发布,意味着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出台。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的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是“十三五”期间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28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由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和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解读2016中央一号文件的有关情况。  

  “三农”是国家工作重中之重

  多年来,在党的农村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一直保持着比较好的势头,截至2015年,实现了中国粮食生产连续十二年的增产,去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2429亿斤,比上年又增加了288亿斤。

  甘肃农业大学韩建民教授接受未来网(微信公众号 lovek618)记者采访时说“连续十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注三农问题,一是因为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二是农业在改革发现中的速度和质量处于相对弱势和落后的态势,需要加快发现。”

  文件指出,虽然整个形势好的方面来看,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这是两个最主要的指标,但是也必须看到,当前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中也存在很多新的问题,有些问题对下一步的发展会构成比较大的制约和瓶颈。

  “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在于发展。发展理念的核心在于一是按市场需求发展;二是发展农业现代化。”韩建民教授说。

  明确指出农民主体地位

  “三农”作为我国发展政策的重中之重已提出很多年了,但这个“三农”之中,究竟哪个最重要农业、农村还是农民此次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

  “这个理念是今年一号文件最吸引我的地方,也昭示着我国未来的“三农”改革方向必须要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不能以别的主体来替代,任何涉农改革都必须要增加农民的福利,任何涉农改革不能让农民的利益受损。”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在接受未来网记者专访时说。

  数据显示,近年来,农民的人均收入一直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比前年相比,扣除价格因素之后,增长了7.5%,和去年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相比,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了0.7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是6.8%,农民的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这个态势到去年已经保持了第六年。

  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持续缩小。从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是1:3.33,这表示一个城镇居民的收入差不多要等于3.33农民的收入,而从去年这个实际收入的增长情况来看,差距已经缩小到1:2.7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每年都有所缩小。

  文件要求,到2020年,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推进结构性改革 发展绿色农业

  除了明确坚持农民主体地位不动摇,今年一号文件还针对农村农业发展提出一些新理念。

  文件提出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对此,韩建民教授认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核心是结构改革,一是按市场需求改革农业生产结构,如优质稻米、小麦、大豆生产,加快发展马铃薯生产,实现主食化。二是去库存,如玉米。而发展新理念的核心是按市场规律办事。使供给更符合需求的要求。

  郑风田教授对此表示赞同,同时认为我国农业的确已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地位,供给侧出现了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是粮食过剩,另外一方面却是优质的农产品数量严重短缺。

  他告诉记者,“我国的农产品生产要从单纯追求数量增产的温饱型生产方式,过渡到对品质、安全、健康与生态环保等要求比较多的小康型农业生产方式,以满足我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要。这不仅仅需要在农业结构上进行调整,还需要生产方式的转换,更需要从源头到流通对整个产业链进行重塑。”

  而在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的同时,也要时刻注意环境保护不放松。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量大类多、分布广,总体状况不容乐观。我国农业的面源污染已超过工业的点源污染,成为目前我国最大的污染源。如何通过绿色化的发展,解决目前的生态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绿化化发展理念,今年的一号文件进行了整体的部署,提出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