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其中在扶贫领域的目标为: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表明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贫困人口在现行标准下全脱贫、贫困县全摘帽。
近年来,党和政府把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度、宽领域、多层次向前推进。从2011年到2015年,仅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从272亿元增长到467.45亿元,几乎翻了一番。扶贫开发取得新的明显成效,农村贫困人口继续减少。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介绍,从2011年到2014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22亿人减少到7017万人,累计减贫5221万人,今年有望再完成减贫1000万人的目标。
面对今后五年的扶贫攻坚任务,会议明确提出,“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等针对性举措。可以预见,围绕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我国将全力补好补齐贫困地区发展滞后和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落后这块短板,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创造有利条件。
确定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是我国扶贫开发区域瞄准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引导政策、资金等资源向贫困县集中,打好扶贫“阵地战”,发挥扶贫举措的综合效应。但近年来,部分贫困县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后仍带着“贫困帽”,甚至出现“哭穷争戴贫困帽”“穷县富衙”“戴帽炫富”等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专家表示,到2020年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除了是对扶贫开发成效的考验,也向贫困县党政领导干部发出一个明确信号:即不要贪恋附着在贫困帽上的各种政策红利,而要把精力真正放到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上,扶真贫、真扶贫。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正在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研究贫困县退出机制,引导贫困县党政领导树立以民生建设为重点的政绩观,把主要精力放到扶贫开发上来。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下行压力下县域经济怎么办?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其中,三季度GDP增速为6.9%,跌破7%。而我省前三季度实现生产总值12334.66亿元,同比增长7.6%,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加快0.7和0.3个百分点,呈逐季回升态势。 【详细】
县级区域实现跨越发展更需“谋全局”【长城时评】
10月17日至18日,省委书记赵克志利用双休日到衡水市调研。他强调,各地要把“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大讨论不断引向深入,推动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鼓足加快发展的干劲,更好地凝聚起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强大合力,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的跨越 【详细】
精准扶贫“三步走”
深入扶贫攻坚,啃掉贫困“硬骨头”,补齐全面小康“短板”,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重大任务。在奋力冲刺“十二五”、科学谋划“十三五”的关键节点,必须结合广西实际,明确主攻方向,创新扶贫方式,吹响“攻坚五年、圆梦小康”的冲锋号,确保到2020年,全区扶贫开发工作重 【详细】
人民日报谈"撤县设区": 利益衡量不等于理智
近年来,一些地方对撤县设区跃跃欲试,但也有一些县力求“独善其身”“逆势而行”。2013年,浙江省长兴县就因湖州市撤县设区计划引发一场风波,计划最终不了了之。 【详细】
广西: 扶贫攻坚贵在精准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重中之重在贫困地区。扶贫攻坚不但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生态问题,事关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事关区域协调发展,事关农业农村现代化,事关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事关社会和谐、长治久安。在全区奋力冲刺“十二五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