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0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秋池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国家审计署8日发布公告列举全国多个地方民生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最令人瞩目的无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马山县,竟然查出3119名扶贫对象造假。这则消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相信也引起地方高层的震惊。

  “广西马山县三千名扶贫对象是‘富人’”、“广西一县扶贫对象造假:2454人有车343人吃财政”、“贫困县三千多富人被‘精准扶贫’”……这些在各媒体头条推送的标题,带给网民的是错愕、愤怒、无语的表情,社交媒体上都是铺天盖地的疑问:怎么会这么容易造假为什么这么大面积的造假当地没人发现

  国家审计署的公告指出:广西马山县是贫困人口基数大、且近年来脱贫任务完成较好的县城。然而审计发现,该县认定的扶贫对象中,有3119人不符合扶贫建档立卡标准,其中有343人属于财政供养人员,有2454人购买了2645辆汽车,43人在县城购买商品房或自建住房,439人为个体工商户或经营公司。

  此外,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扶贫任务,马山县还虚报了脱贫人数。该县在2014年度将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农村扶贫标准2736元的608户、2272人认定为脱贫,占脱贫户数的9.10%、脱贫人数的8.90%。

  人们有理由质疑:这只是国家审计署抽查扶贫任务完成较好的广西马山县的情况,那么别的县份、别的省区呢是否也有问题

  近些年,扶贫领域的造假层出不穷,扶贫资金被侵占、挪用也是时有发生,涉扶贫开发领域的职务犯罪呈高发态势。山东济宁一个小小的县级扶贫科长,都能受贿百万元被判刑。

  众所周知,国家对贫困县有扶持政策,能在财政补贴、土地政策、税收减免、农民收入补贴等方面获得相应倾斜和照顾。近年来,中央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以平均每年超过100亿元的速度在增加。到2013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投入为406亿元,仅专项扶贫经费,每个贫

  困县平均都可以获得数以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补贴。此外还有其他扶贫资金和项目补贴。

  但在贫困认定和资金发放方面,却一直存在漏洞,也给了不少人从中谋取私利的机会,扶贫资金在一些地方甚至成了“不吃白不吃”的“唐僧肉”。国家用于扶贫的资金获益的不是贫困民众,反而肥了部分“富人”和官员。

  面对当前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工作新要求。而要搞好精准扶贫,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准确识别是重要的基础。

  精准识贫,首先是要有贫困判定标准,严格按照程序审核。扶贫主管部门要定期走访复核,对帮扶对象档案进行动态管理,并实行信息公开,接受民众监督。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追责机制,对不符合要求的贫困对象要通报,追回扶贫资金;对玩忽职守的工作人员及官员要问责,要求刑。

  国家审计署此次曝光广西马山县扶贫造假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开头,相信相关的问责和处罚也会相继进行,这样的问责和处罚也许将会非常严厉。据媒体报道,2013年至2015年7月,广西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案件924件1156人,占同期立查职务犯罪案件总人数的23.8%。

  但我们也要看到,马山县发生的问题毕竟遮不住广西取得的重大扶贫成就。广西是全国的贫困人口大省,集“老、少、边、山、穷、库”多种困难于一身,也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广西坚持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和贫困村为重点,通过“十百千”产业化扶贫、向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等方式,突出抓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特困区域综合治理等工作,扶贫开发成就显著。

  从2010年的1012万贫困人口到如今的538万,广西与贫困战斗的成绩有目共睹。目前广西现有的500多万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生存条件恶劣、缺水少土、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多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大石山区、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水库移民区,贫困程度深,自我发展能力弱,绝大多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希望国家审计署此次通报,能够给广西带来警醒。对于通报中提及的马山扶贫造假事件,有关方面该处理的绝不手软,该问责毫不含糊,才能给社会和民众一个交代,才能给那些真正做事的广大扶贫干部信心和激励。

  让我们重温一下今年全国两会习大大在广西代表团说的话:“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