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20日 来源:左江日报 作者:农海波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崇左市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业农村经济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市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较快,但农业现代化仍较为滞后,如何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加速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同步”、农民增收,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本人从4月份起,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开展专题调研,并结合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状况完成了本篇调研报告。

  一、我市传统农业现状及现代农业的方向

  崇左市地处广西西南部,农业以甘蔗种植为主,种植面积400万亩,人均产蔗、产糖居全国之首,糖业税收年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总额的1/3左右,部分年份高达50%以上,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市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4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05.39万亩,玉米种植面积为52.35万亩,另外有蔬菜、瓜果、木薯、特色茶叶等产业,但是都是传统耕作,科技含量低、产量不保证,农民增收困难。因此,通过开展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实施“科教兴农”,强化科技培训,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示范样板建设,大力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转变传统农业观念和方式,向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推进,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传统农业经营思想是自给自足,而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后和产中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所具备的特征,与传统农业相比较,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绩效高优化、劳动者智能化等。

  二、崇左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情况

  从2014年起,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的统一部署,要求全区每个涉农县(市、区)均要创建一个以上自治区级或市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我市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整合资金投入,加大招商引资,落实扶持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全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示范区建设基本情况。

  2014年,全市各示范区按照突出经营组织化、生产标准化、装备设施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等“五化”标准大力推进示范区建设。龙州县示范区率先获得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扶绥县、凭祥市示范区已获得崇左市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力争今年获得自治区级示范区称号,并且将扶绥县示范区建设成广西最大最好的示范区;其他县(市、区)建设的示范区也在逐步开展,有序推进。

  (二)示范区创建取得明显成效。

  1、示范区雏形初步形成。全市各县(市、区)示范区都按照自治区级示范区标准创建,核心示范区总面积达到29352亩,拓展区面积达到43210亩,辐射区面积达到96451亩。各个示范区根据本地具体情况选择好自己的主导产业,如扶绥选择甘蔗产业,龙州选择果蔗和粉蕉,凭祥选择辣椒和水果玉米,其他各县(市、区)也选择当地最具特色的产业做为主导产业。

  2、一批经营主体已入驻示范区。示范区通过引进企业参与示范区建设创新了经营模式,目前共有47个经营主体已入驻示范区,其中农业企业22个,合作组织25个。示范区依托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实施生产标准化、管理企业化、投入集约化、社员职业化、产品品牌化生产。

  3、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显著。全市示范区经营主体长期聘请农民工1024人,农民工平均工资达到2266.7元/月,核心区农户数2278户,带动农户数15442户。如凭祥示范区自2014年7月建设以来,建成1500亩核心区、3000亩拓展区、6000亩辐射区;据统计,当年仅下半年核心区的农民人均增收1270元。

  4、示范区不断加大投入。目前全市七个示范区累计已完成投资2.3969亿元,其中,扶绥县甘蔗产业“甜蜜之光”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做为我市今年重点打造的自治区级示范区,已完成投资11236万元,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5、建成了一批基础设施。示范区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推进示范区水、电、路、通信等公共设施建设,改善示范区发展硬件,完成道路建设67.2公里,渠道建设117公里,电力线路建设57.93公里。

  6、推动一批科技应用。示范区建设促进了资本、技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向示范区集聚,全市各示范区都制定了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共引进43个新品种,推广38项新技术,购置先进加工设备35台套,购置检验检测设备10台套,质量安全关键技术和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都达到100%,引进高级经营管理人员28人。

  7、核心示范区乡村建设良好,村容村貌有效提升。全市示范区共整治村庄14个,新建民房42栋,改造民房226栋,财政投入3178万元。三、农业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辐射周边农民、农业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通过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农业生产装备水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二)通过拉动作用,加大对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多元投入,综合推进农业发展方式和经营机制的转变,拉动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

  (三)示范区通过企业、合作组织经营或大户带动的模式,实行订单生产,带动全市特色经济作物标准化生产,带动规模化生产。

  (四)通过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辐射带动,推动规模化生产。可以大力推广农机农艺相融合,有利于推广机械生产和先进的经营方式,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带动规模化发展。

  (五)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农户可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产品加工量,拉长产业链,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

  四、制约我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市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初级阶段,推进现代农业仍将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土地确权、整合、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我市目前开展土地确权,大块并小块的整合推动力不足。

  (二)甘蔗生产与其它经济作物生产的矛盾日渐严峻,甘蔗产业仍是我市的主要支柱产业,不能动摇。但甘蔗种植占地比重偏大势必挤压其他产业发展空间,并影响农民收入。从长远说并不利于甘蔗产业发展。

  (三)农业劳动力素质仍需进一步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引进的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增加,由于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民技术准备不足导致的技术风险日益突显。

  (四)农户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明显。虽然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年增加,但是农户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主体,规模小、数量多、生产分散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存在规模小,管理方法不规范,作用发挥不大等问题。

  (五)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农业生产条件落后,阻碍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五、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加快农村土地的确权工作,引导土地整合,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大力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

  (二)坚定不移抓好甘蔗“双高”基地建设,确保蔗糖支柱产业,改造提升农业传统产业,要优化好蔗、粮、果的产业布局,甘蔗生产的改造提升就是通过增加投入,提高单产,当前应当加大甘蔗“双高”基地建设,形成“双高”规模产区。

  (三)开展农业劳动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新型农民。

  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撑。同时,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完善市、县、乡三级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增强服务功能,并且重点培训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创办人。

  (四)大力培育或引进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建设为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加大引进和扶持力度,尽快培植一批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种养、加工和销售龙头企业,参与我市农业深层次开发,将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促进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转化增值,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积极探索建立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户有效的利益联接机制,切实化解企农利益矛盾,形成紧密的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企农利益关系,共同抵御农业市场风险。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进产、加、销一条龙,实现农产品转化增值。鼓励农民以土地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更深层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大力推进扶持发展农村多种形式的中介组织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更好地发挥连接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要下功夫抓各种合作组织的规范工作,明确职能,规范运作,发挥作用。依靠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或“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千家万户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着力抓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四是加快培育主导产业,重点抓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使其上规模、上挡次。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积极向上级争取各类涉农项目,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加快示范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带动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紧紧把握国家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一是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二是示范区通过大规模实施土地整理,加快基本农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做好水、电、路、讯配套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作者系崇左市政协副主席)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