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25日 来源:中国经济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召开高规格的旅游发展大会,全面部署推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各项工作。从其两个动作就可以看出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展旅游业的决心之大、措施之实:

  一是全区省级领导包括刚退下工作岗位的悉数出席,区直所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地级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所有县的党或政主要负责同志等悉数出席。

  二是区党委、政府出台了两个含金量极高的红头文件,提出了一整套务实的扶持办法,把全区的资金、用地、项目等要素都向发展旅游业聚焦。

  有党委、政府的重视,有各种政策措施的支撑,有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广西人民正在绘就广西旅游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蓝图。与此同时,自治区党委、政府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立足科学发展观,明确提出“发展旅游业不能急功近利”,让人不禁鼓掌叫好。为确保发展旅游业不急功近利,广西提出了几条极具时代特点和意义的探索性措施:一是实行差别化考核,对以旅游业为主的县,在经济增长指标上不搞一刀切。二是在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上,不简单地以GDP增速论英雄,而是侧重考核旅游业发展相关指标。三是对创建旅游名县、名镇、名村予以奖励的同时,建立动态排行榜,有进有出。

  这几条措施给广大下决心发展旅游业的党政领导干部吃了定心丸,在全国来说也是一个创举。不以GDP论英雄早就成为社会共识,但是拿什么来论英雄,不仅是衡量经济发展而且是考核干部工作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无论是生态文明、幸福指数还是群众满意度等等,要么难以量化,要么缺乏标准,始终难以全面应用到实践中来。广西用旅游业指标作为部分县级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主要标准,实在是一大魄力之举,值得大书一笔。

  广西用最符合广西区情、最富有广西特色、最能充分利用广西资源、最能吸引人气财气四个“最”表达了他们对现代旅游业的认知。为把这种认知落地,广西把旅游业发展的好不好与当地党政领导班子干得好不好直接挂上了钩,一下子就把旅游业摆在了实实在在的重要位置。

  旅游业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发展旅游业首先要环境好,广西此举充分肯定了保住青山绿水就是政绩,从而防止了投项目、搞建设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

  发展旅游业还需要培育旅游市场,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提升也需要时间,广西明确指出对以旅游业为主的县,在经济增长指标上与其他的县实行两套标准,不搞一刀切,这就能让当地干部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搞大干快上,从而防止了造假瞎报、重复建设。

  发展旅游业要惠民富民,必须要建立让当地群众合理分享旅游经营收益的机制,广西明确创建旅游名县、名镇、名村要有进有出,这样就堵死了走“戴帽子工程”发展旅游业的歪路,而是要真正地繁荣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这样就防止了有些地方为了创建而创建的短期行为。

  广西从干部绩效考核这个要害处入手,既不要数据画出来的旅游业,也不要看着热闹不挣钱的旅游业,而是下定决心真正把旅游业培育成富民强桂的支柱产业,真正把旅游业打造成富民增收的民生产业,这对全国发展旅游业来讲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当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全国有26个省区市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或支柱产业加以重点发展。我们由衷地希望旅游业在得到更加重视和加快发展的同时,能有更多的地方像广西一样,秉持不急功近利之原则,始终走科学发展之路,从而更加充分地发挥旅游业的独特功能与作用,加快实现旅游业两大战略目标。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