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6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曹坤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钦州建设中国南方第二大港,是一代伟人孙中山94年前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设想。如今的钦州湾,大港雏形渐成,其中破海而出的钦州保税港区正踏梦而行、逐梦而飞,为钦州的赶超跨越积蓄能量,注入强大动力。顺应保税港区与所在城市发展的内在联系,力促钦州保税港区与钦州发展相生共成、相映成辉,是更好发挥北部湾经济区率先发展、带动发展龙头作用的一个新视角。

  保税港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前沿阵地和重要窗口

  历经数百年发展,世界自由贸易区已发展成为分享经济全球化利益、增进国际贸易便利性、提升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平台。具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区——保税港区,整合叠加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功能和政策,是我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区位优势最明显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自2005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首家保税港区——洋山保税港区以来,全国保税港区凭其拥有特殊的税收政策、便捷的通关服务、宽松的贸易管制、简化的业务手续等多方面优势,迅速成为我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前沿阵地和重要窗口。

  钦州保税港区在2008年5月29日成立,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深化中国-东盟合作,推动西南地区对外开放,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钦州保税港区用一年半的时间如期建成一期工程,2009年12月23日顺利通过国务院联合验收组验收。随着一期工程封关运作、二三期工程全面启动、整车进口口岸正式运营和全国进口酒类综合服务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加快创建,保税港区迅速成为钦州吸引项目、资金、人才的靓丽名片和“金字招牌”,推动了钦州对外开放迈向国际区域合作新前沿,大大提升了钦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实现钦州人民建设“南方大港”的伟大梦想提供了牵引机、注入了新动力。2012年,钦州保税港区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4.95亿美元,关税及进口环节税完成19.63亿元,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7.4万标准箱,超过广东湛江港,跃居环北部湾港口首位。

  共生共荣——保税港区与钦州市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

  纵观世界著名港口城市的发展轨迹,港城相依、港为城用、城以港兴是普遍规律。尤其是自由贸易港,更以其特殊的政策功能、便利的通关服务和强大的带动作用,让一座座城市甚至是一个个地区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新加坡、香港概莫如是。

  建设运营好钦州保税港区,对更好地利用广西沿海、沿边、沿江优势和北部湾经济区港口优势及区位条件,参与国际经贸合作和产业分工,提高广西外向型经济水平,加快把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具有重大意义,产生重大影响。为充分发挥保税港区的窗口、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必须处理好保税港区与所在地钦州的关系。这是由两者的内在联系决定的。一方面,钦州保税港区对钦州市发展将产生巨大的功能辐射、政策外溢、物流集聚、产业互动作用;另一方面,钦州保税港区在产业配套、生活设施、商务服务等方面对钦州市产生强大的依存需求。

  随着政策功能的全面释放,保税港区对钦州市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将日益凸显。一是拉动汽车产业崛起。依托保税港区整车进口口岸政策功能和高效便捷的汽车进出口通道,加快建设汽车制造项目,促进广西及西南汽车从钦州大规模出口和转运,从而服务拉动钦州汽车制造和汽车进出口、销售、物流运输、零配件、维修服务等产业链的形成。二是促进临港产业集聚发展。利用保税港区保税仓储交易设施,开展供应链管理服务,为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配件和产成品的保税仓储、配送和便捷通关服务,增强企业原材料进口和产成品出口的稳定性和时效性,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从而辐射带动钦州石化、电子、食品、造纸、新材料等临港产业加快集群。三是助推加工贸易快速兴起。钦州保税港区国际集装箱航班日益增加,通关通检日益便捷,保障钦州加工贸易企业的部件、耗材准时快速到货及产成品准时快速供应,企业产品出口进入保税港区后即获得出口退税,节约企业成本,从而推动钦州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四是拉动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随着钦州保税港区桥梁与通道作用的充分发挥,西南地区货物加速向保税港区集散,集装箱和货运量迅猛增长,物流、商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大规模聚集,从而推动钦州现代物流、商贸、金融、交通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五是推动进口食品集散基地形成。用好全国进口酒类综合服务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效应和“保税—滞后纳税”政策,打造“保真、保质、保权”的知名品牌,同时申请建设进口肉类、进口水果指定口岸,完善进口食品通关通检服务体系,开辟进口食品安全通道,从而推动钦州进口食品市场迅速做大做强。

  钦州市实施“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强科教、惠民生”五大方略,打造区域性航运物流枢纽、产业合作枢纽、市场交易枢纽和现代化滨海新城,也为保税港区运营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这集中体现在: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增强了保税港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独特的战略区位、便捷的交通体系、丰富的资源优势,是保税港区致力开拓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所在;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发展,为保税港区国际航运、物流、贸易和出口加工业发展创造强大的需求;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为保税港区提供良好的生活配套保障;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保税港区运营发展提供重要的配套支撑。

  综上所述,实行产业联动发展、基础设施联动建设、资源要素联动配置,共生共荣、相映成辉,是钦州保税港区与钦州市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映成辉——从实干开始,走合作之路,结共赢之果

  把保税港区打造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核心平台、面向中国-东盟合作的自由贸易港、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到2015年,初步把钦州保税港区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国际汽车城和国际酒城、现代加工制造产业基地、中国-东盟大宗货物集散基地。这是钦州保税港区的一个目标。

  把这一目标变成现实,必须紧扣钦州市建设区域性航运物流枢纽、产业合作枢纽和市场交易枢纽的需求,培育和拓展保税港区业务功能。从区域性航运物流枢纽建设角度考量,要大力开拓国际集装箱直航航线,推进与西部地区物流节点城市及重点进出口企业交流合作,加快完善国际航运物流网络,营造高效便捷的国际货物集散及增值服务环境。从产业合作枢纽建设角度出发,大力引进发展两头在外、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与保税功能关联度大的加工制造业,积极探索发展融资租赁、大宗商品交易、离岸金融和海事服务等高端服务业。从市场交易枢纽建设角度切入,大力加强进口汽车、酒类、食品、大宗商品等国际贸易平台建设,打造覆盖西南地区的汽车进出口平台、全国最有影响力的进口酒类展示交易平台和酒文化交流平台、西南地区和东盟国家大宗商品集散与物流平台。

  把这一目标变成现实,需要钦州市以及自治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尤其在当前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有两大事关保税港区长远发展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一是抓紧规划建设钦州保税港区产业与生活配套服务区。将保税港区与毗邻地区进行统筹规划和一体化发展,实现产业及生活设施配套成龙,用保税港区的特殊政策带动周边区域,用周边区域的产业与生活配套服务来支撑保税港区的运营发展,这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钦州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但综合配套服务区只有105亩,仅占规划总面积的0.7%,连普通工业区最低配套保障都达不到。目前,钦州保税港区方圆10公里内没有餐饮、娱乐、文化、医疗、教育、商务配套设施,没有与入驻企业配套的职工宿舍,招商引资尤其是加工制造项目吸引力不强,运营发展困难重重。为此要按照产城、区城共建模式和港口与临港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在保税港区周边区域选址建设产业与生活配套服务区,推动钦州保税港区由单纯政策功能区向综合经济区的跨越转型。二是抓紧完善开发运营机制,增强投融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保税港区进入以运营发展为主的新阶段,开发运营机制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开发主体责权利不对等,缺乏盈利模式和自我造血机能,持续滚动发展举步维艰;由于没有支撑性财源,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产业培育缺乏资金来源,运营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实现钦州保税港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通过完善机制、理顺关系、注入优良资产、优化股权结构,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投资,自我平衡、滚动发展”的开发运营机制,实现各方共赢。

  把这一目标变成现实,更离不开实干苦干。要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引进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推进二三期工程封关运营和一批产业项目竣工投产,促进产业集聚和功能发挥;加快构建大通关服务体系,打造手续最简、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大通关环境;着力建设“多位一体”的和谐集体,形成保税港区建设发展合力;努力引进培育高素质人才,打造一支具有开放视野、世界眼光和创新精神,熟悉国际经贸规则,精通保税业务的优秀团队。

  (作者为钦州保税港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