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14日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赵润田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县域经济是指一个县范畴内的全体经济的总和,是一种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城镇化是处于初期阶段的城市化模式,基本上是属于县域经济的一个概念。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快速转型阶段,研究分析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和关联度,对于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提高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镇化是实现县域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首先,现代化的农业是以规模经济为主要特点。从发达地区农业发展历史看,大部分地区都是通过发展城镇化,使农民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促进农村有限土地集中耕种,从而提高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出效率,促进农业的发展。其次,随着城镇化的步伐加快,城镇人口的增多,生活质量的提高,刺激了更多种类的农产品如牛奶、肉食、蔬菜和水果消费的迅速增长,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最后,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可以“反哺”农业,加速农业的资金积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城镇化是实现县域工业化的载体。工业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也是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主题。城镇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二者相互促进。伴随城镇化的发展,人才、资金、科学技术、社会服务向城镇聚集,随着新技术、新装备、新产业、新知识的发展,工业企业的集聚度不断提高,同时新的信息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带动工业化水平的提升,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城镇化是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助推器。首先,城镇化带动消费持续增长,如果有20%的农村人口转为城镇人口,新增加的城镇居民将使县域消费总需求增加近20%。其次,城镇化需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实现绿化、亮化、美化,为城镇居民营造优美人居环境的同时,大大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硬环境。城镇建设的投资实质上是促进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促使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最后,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功能进一步提升,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体系更加完善,这些成果为人们认识新事物提供更多机会,对人的思想观念产生巨大影响。城镇不仅是县域范围内现代文明的载体,更是新观念的辐射源。对新事物的不断接受和认识,推进人的观念更新,带动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城镇化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围绕“三农”,许多专家学者一致提出“要致富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的观点。事实证明,要使当地农村劳动力资源不流失,实现在本地转移,使农民在家乡能够力有所使、才有所用、心有所归、身有所属,为本地经济发展作贡献,就必须为他们干事创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为其生产生活创造优越的环境。而这一平台的搭建和环境的创造,只有通过加强城镇建设来实现。城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城镇的经济快速发展,辐射和带动功能不断增强,推动工业发展,服务业繁荣,不仅为农民走进城镇生活提供了优良的人居环境,随着就业渠道的拓宽,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到城镇就业。

  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产业支撑能力弱。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特色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核心。一个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必然是一个经济基础脆弱,缺乏造血功能,没有发展潜力的城镇,不仅发挥不了城镇的应有作用,而且会拖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后腿,引发一定的社会问题。目前,相当多的城镇尤其是农村小城镇,产业基础薄弱,缺乏优势产业支撑,综合经济实力弱,承载力差,集聚能力有限,满足城镇集聚要求的第二、三产业不够发达,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延缓了城镇化进程。

  城镇发展空间小。城镇发展应该是以“城”为“市”,而在城镇建设中“有城无市”现象比较普遍。资料显示:农村建制镇的镇区面积规模普遍较小,大部分集中在1.5—3.5平方公里内,2平方公里以下的小城镇数量占很大比例,5平方公里以上的小城镇数量占很小比例。较小的镇区面积规模限制了城镇经济的发展,没有形成乡镇企业集中的工业小区,难以吸收足够的人口、资金和其他经济资源,建制镇对乡村地区带动服务功能不强,区域经济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也难以形成,城镇的集聚效应难以发生。有研究表明,镇区人口达到1万人,才能发挥行政中心对经济的集聚作用,超过5万人则可以发挥对周边经济的带动作用。

  城镇地方特色不强。城镇是城市之尾,农村之头,是城乡一体化的桥梁,城镇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一定区域的中心作用,城镇的地方性应该成为小城镇的特色所在,也是小城镇的生命力所在。而目前各地的城镇建设多为公路沿线,产业结构趋同、建筑风格模仿,缺乏各自特色,造成盲目攀比、建设无序和资源浪费严重等,不能很好地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优势、产业结构、人口分布、文化特色、地理位置等有机结合。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目前财政体系下,绝大多数县域依赖上级财政的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正常运转,自身没有足够的财力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县域的城镇基础设施是通过土地出让换取资金进行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城镇自来水供应、污水处理、环境绿化以及学校、医院等设施建设,几乎没有资金来源。政府财力短缺,金融服务到位不够,社会资本乏力,造成城镇化发展的投入不足,内涵式城镇化严重滞后。

  行政管理政策的限制。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分割的政策体制限制了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城乡政策的差异,有形和无形的“门槛”把进城务工的农民拒之门外。城镇化的实质意义就在于农村劳动力不断进入城镇的非农产业部门,使城镇人口和城镇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比重不断提高,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和就业身份的双重转变,这就需要在安居、就业、社会保障和子女教育等环节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制度,消除政策限制的壁垒。

  依靠城镇化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科学规划,提升城镇化的承载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当前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作为中小城市的县城,应该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自身经济所处的阶段,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通过合理布局和加快发展重点镇,增强城镇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人口、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区域城乡规划、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产业基础、经济结构、交通条件、资源禀赋、民风民俗和城镇布局,超前思维,制定出能发挥地方优势和城市特色的发展体系,并力争二三十年不落后,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统筹兼顾,提升“产城一体化”的支持能力。“产城―体”是对产业与城市在空间、用地和功能上的布局进行统筹安排,从而形成共生共融、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面对产业转移机遇,我国内陆城市将掀起一轮以产业发展为驱动的城市建设热潮。县城和小城镇作为城镇化的基本单位,更要紧跟形势,果断出手,早日实现城区基础设施与产业园区共建共享和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良性循环,把城镇提升为“产业发展服务区”。区域之间要优势互补、定期交流、错位发展,形成以交通为“脉”、以市场为“台”、功能和要件相互渗透与补充的产城一体化格局,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重点培植,提升城镇特色产业的引领能力。特色产业是利用区域中最强、最突出的优势而产生的,它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创造的效益在城镇化和整个县域经济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壮大特色产业,县域要因地制宜,统筹区域内特色产业培植、自然环境、历史底蕴和文化背景,通过特色产业膨胀,建设成为“工业重城”、“商贸大城”或“旅游强城”,真正把县域建设成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蓄水池”、产品流通的“周转站”、产业发展的“集聚地”,实现特色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有机协调。必须注重引进龙头企业,通过引进,推动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增强城镇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带动作用。

  以人为本,提升生态宜居城镇的吸引能力。21世纪的人们更为关注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宜居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和城市发展的首要目标。一是加大环境友好型县城、乡镇建设,充分体现绿色城镇化的特质,推动城镇发展中的生态理念与绿色环境、生态经济和绿色行动的协调统一;二是创新理念,利用现代科技创新成果,大力提升城市功能,重点发展反映县域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新型商贸、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人力培育等生产型服务业,促使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从平面式、分散型向圆锥式、集约型转变,使人口向城市集中,要素资源向城市集聚,达到最佳配置;三是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态意识,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扩大生态宜居的名片效应,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凝聚力。

  创新制度,提升改革开放对城镇化的推动能力。从1978年至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由17.92%提高到51.3%,改革开放33年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可见,改革开放是城镇化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继续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发挥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才促进作用,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积极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加快构建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融资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形成各种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经营体制、土地管理制度、农村流通体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提升出口产品的质量档次,大力拓宽国际市场。

  (作者系中共山东省菏泽市委书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