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对能源形势进行分析判断时,容易忽视一些基础性和前提性问题,影响对能源战略规划的决策。一是高估节能和降低能耗的潜力。二是对能源发展的环境容量制约问题重视不够。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最大危机不是资源问题,而是环境生态问题及其带来的国际争端,而我国在这方面显然准备不足。三是依靠传统能源很难同时满足农村和城市对能源的需求,如果不早作应对,农村与城市争能源的矛盾将在未来突出表现出来。针对以上几个易被忽略的能源问题,建议从战略高度予以重视,在制定能源战略规划时充分关注和考虑,并采取如下对策措施:
为保障“十一五”节能目标顺利实现,在摸清家底、客观评估我国节能潜力的前提下,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国工业能耗系数为农业的5.44倍,为第三产业的5倍,优化结构的节能潜力巨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切实抑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扩张,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倡导理性消费,将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是实现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有效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三是综合运用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能源使用成本和消费价格,促使企业和用户主动节能。四是利用公共财政支持节能。五是创新监管体制和机制。六是加大宣传,变节能为全民自觉行动。
打破传统“能源”概念和观念的束缚,拓宽领域,大力发展替代能源。为解决未来农村与城市争夺能源问题,目前较可行的途径是大力发展农村生物质能产业,打造“绿色油田”和“绿色煤田”,替代对传统化石能源的需求,力争实现农村能源“自给自足”。
生物质产业是以作物秸秆、林木残体、畜禽粪便等农林废弃物和利用不能耕种的边际性土地生产能源植物(如甜高粱、木薯和甘蔗等)作为原料,生产高附加值的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产品。发展生物质产业,除解决农村能源和补充城市能源需求外,还有利于解决农村秸秆燃烧、畜禽粪便污染水源等环境问题,有利于发展一批中小型生物质企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发展生物质等新能源产业,需要政府大力扶持和推动。一是可结合落实《可再生能源法》,通过设立全国性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集全民之力筹集资金加大投入。为降低操作成本,不增加用户负担,运作方式上可考虑将现有的三峡基金等部分政府性基金转换用途,用于发展可再生能源和节能事业。二是可参考国外有关政策和经验,实施财政资金投入、贴息贷款、免征产品增值税、实行“绿色”油价和电价等优惠政策,扶持和建设一大批生物质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发展。
区分轻重缓急,系统制定能源应对战略。重点解决石油短缺和煤炭的逐步替代问题。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国家权威报刊媒体发表和转载广西国史学会专家何成学的理论文章
广西国史研究会副会长何成学研究员在纪念建党百年和党史教育学习活动中,以高站位的政治责任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历史知识撰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光辉历程》一文,发表在国家级权威学术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6月8日第5版专版头条,该文系2021年广西社 【详细】
以产业集群打造新的增长极 为推动钦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2017年视察广西时提出“五个扎实”新要求,作出“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重要题词,“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东中西”,在推进“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中,广西充分释放“海 【详细】
陆金学: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助推乡村振兴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广西各地积极发挥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初步形成了蔗糖、粮油、果蔬 【详细】
全面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平稳有机高效衔接 走出一条具有灌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的思考
灌阳是自治区扶贫开发重点县,经过多年努力,扶贫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十三五”期间,全县贫困人口减少5.0841万人,占总贫困人口的96.19%,实现减贫史上的新跨越,成功实现整县脱贫摘帽,开启了乡 【详细】
钟恒钦:构建脱贫攻坚高效帮扶体系
广西靖西市属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差、底子薄。全市总人口67万人,经过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十三五”期间共有贫困村153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1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7032人,贫困发生率为22.6%。贫困村数量、贫困人口数量分别排在全区第一位和第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