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4月05日 来源:经济参考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苏州下辖的县级市昆山今年初宣布实现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一时间备受瞩目。但与此同时,昆山市以吸引境外投资、加工贸易出口为特征的发展路径也再次受到质疑:昆山能否走出“打工经济”增长不增收、繁荣不富裕的困局?如何从产业链低端走向高技术、高利润的微笑曲线的两端?如何避免因过高的对外依存度沦为“候鸟经济”的牺牲品?

    解剖“昆山之路”,就是探讨中国在国际制造业转移特定背景下的开放战略选择。决定现在和未来中国在国际分工中所获利益的,取决于我们参与了什么层次的分工,是以什么样的要素、什么层次的要素参与分工,以及我们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能力有多少。

    “只长骨头不长肉”还是“先长骨头再长肉”?

    境外投资无疑是昆山飞速发展的支柱性力量。即使在“撤资”传闻弥漫长三角的2005年,其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435项,合同利用外资25.0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3%。

    但与狂飙突进的FDI(境外直接投资)和GDP增长相对应的是,昆山的国民财富并没有表现出同样的高速增长。2005年昆山人均GDP达到1.35万美元,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只有1.68万元和8450元。

    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宋林飞表示,居民收入并没有呈现与GDP相对应的高水平,这反映了昆山在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结构下,原料市场两头在外、利润也大部分被外来投资者拿走的现实。这正是“繁荣不富裕”、“增长不增收”等指责的由来。

    但昆山市市长张国华指出,不能丢掉历史看今天,昆山从苏州6县排名最末的“小六子”一跃为2005年全国百强县排名第一,正是加工贸易起步的对外引资不断升级的结果。2005年三资工业企业总产值占昆山工业产值的比重为89.4%,涉外税收54.16亿元。

    昆山也一直在努力使自己从“打工经济”中受益更多。政府甚至提供补贴将高能耗、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请出昆山,腾出土地和资源引进高新技术项目,明确自身产业定位和竞争优势。目前世界500强中已有52家落户昆山,2005年批准总投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123项,2900万美元以上项目35个,1亿美元以上项目1个。

    另一方面,昆山通过创办原创型企业基地等措施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三年来民营资本投入每年超过100亿元,新增注册资本是过去历年总和的近3倍。据统计,在近两年的发展过程中,昆山的民营企业增长了200%。截至2005年11月底,昆山民营企业上缴利税占全市地税总额的46.9%。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张二震说:“实践表明,昆山不是只长骨头不长肉,而是先长骨头再长肉。大批高质量外资项目的进入,为昆山发展高端制造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至于“增收”问题,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宣炳龙表示,目前海关总署开始探讨出口加工区产品内销问题,昆山被列为试点。如此,则在不增加任何资源消耗的情况下每年可以增加100亿元财政收入——2005年昆山出口加工区出口总额105亿美元,如果内销将征收17%的增值税,总额超过130亿元。

    有专家表示,“繁荣不富裕”的一大症结在于我国当下对外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内外税并轨”在未来数年可望成为现实,届时“昆山之路”代表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又将获得新的制度空间。宣炳龙说:“再过3年,昆山最大的税源将是出口加工区。”

    技术“挤出”效应还是“溢出”效应?

    “技术换市场”是我国引进外资的初衷之一,但近年越来越多的批评者表示,外资并没有带动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反而对中国本土的科技创新造成“挤出”效应。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王春法说:“国外先进科技带来的产品,对国内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摧毁,国内企业要跟跨国公司竞争就必须购买他们的技术,循环始至,我们始终在技术创新上难以有所突破。”

    毕业后进入昆山某外企工作的一位大学生感叹,在日、韩资企业里,科长级别的中国人堪称凤毛麟角,而且很多企业纯粹是生产车间,根本没有管理总部和销售总部,只有一个生产物流,

    现实就是如此,尽管昆山的外资企业以高新技术为主,但仍处于“高端产业的低端制造”环节。昆山也试图增强对高新技术项目的控制力,控股是其中的一个手段。将于今年3月投产的龙腾光电项目,是国内继北京京东方、上海上广电之后的第三条5代TFT-LCD液晶显示屏生产线。项目一期投资11亿美元,昆山光电产业园通过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控股51%;另一家生产8英寸晶圆的德芯电子,总投资5.8亿美元,开发区占股30%,居控股地位。

    专家指出,控股只是资本层面的因素,并不能突破跨国公司对核心技术的严密封锁。日本精工中国技术中心等163家研发中心落户昆山,也并不代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但张二震教授并不认同这种批评。他说:首先,现代制造业本身就意味着很高的科技含量,如液晶显示器的成品率必须在80%以上才能收回成本,而尺寸越大,要达到这个标准就越难;第二,国内企业通过为外企配套,消化、吸收、创新,并且从外围的技术标准化环节向核心的技术密集型环节发展,这就是技术“溢出”的过程。

    “自主创新不一定是完整意义上的产品创新,也可以是产品零部件、配件或某一个工序的创新。原始创新高投入、高风险,我国当下的主要方向还应该是模仿创新和集成创新。”他说。

    昆山当地的民营企业在给外资配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品牌。沪光汽车电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已经进入跨国公司的核心配套体系,华新电路板公司更成为“神六”零配件的供应商。

    宣炳龙表示,下一阶段还要大力引进国际金融资本等现代服务业。最近五六年内引进了280多个留学生,他们开发的技术逐渐成熟,已到了产业化的阶段,需要金融资本“孵化”。

“候鸟经济”还是网络经营者?

    对于高度依赖外资的昆山,另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就是其经济安全。2005年昆山GDP达到730亿元,进出口总额达332.19亿美元,对外依存度高达367%。随着土地、能源、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昆山会不会成为昙花一现的“候鸟经济”的又一个牺牲品?

    宣炳龙提出了“最低交易成本”的概念。他说:“通过完整的配套产业链,促使企业扎根,高效的产业集群营造了最低交易成本。关键在于整合能力,核心环节落户了,上下游产品的制造商包括研发、营销商都会吸引过来。”

    目前,昆山的配套民营企业已达1000家,配套销售额近200亿元。或许正是因为完善的配套生态环境,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2005年在项目用地比上年减少39%的情况下,新增注册外资9.29亿美元,实际到账6.3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6%和7.2%。

    张二震认为,配套经济符合当代环节分工、要素分工的国际分工新特点,是国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最便捷的通道。现在国际分工的大格局是:研发在美国,设计、品牌在日本和欧洲,制造在中国。“中国以低成本制造优势参与国际竞争,这在未来30到50年都不会变,这是中国开放型经济的基本定位,昆山则是其典型发展路径,不应该无视现实轻易否定昆山之路。”

    张二震表示,现代制造业的“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都比较高,通过完整产业链意义上的产业群,昆山不仅可能使“候鸟经济”变成落地生根的经济,更可以谋求成为国际制造业“网络”的经营者。因为随着产业融合趋势的加深,现代制造业本身就包含着许多服务业、信息产业的成分。

    “戴尔本身并不拥有任何技术,不生产任何配件,但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模式,其成功为昆山为代表的中国外向型经济提供了一个转型的出路,那就是成为某个产品或者领域的网络经营者和掌控者。”

    张说:“从接订单转变为下订单,将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外包到内陆地区甚至生产成本更低廉的东南亚等国家,而把设计、研发等环节外包到欧美。虽然昆山、苏南乃至中国要产生通用、索尼这样具有整合全球资源能力的企业还需要很长的过程,但先进制造业的进入、扎根以及产业链的延伸,无疑为其提供了基础。”

    从“昆山之路”看中国开放路径的选择

    外资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必将长期延续下去。

    对于“昆山之路”,记者自身也有很多疑问:对于其它地区而言,昆山经验可复制吗?对于未来而言,昆山之路是可持续的吗?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杨瑞龙教授曾指出,昆山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经济转型的制度背景,在这个制度框架之下,体制创新使昆山率先获得制度优先进入权,但其制度收益将越来越小。

    这个判断无疑是正确的。昆山的成功并不仅仅来自其对接上海、背靠苏南的先天优势,创新、冒险的精神贯穿其发展的始终。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县,昆山于1984年划出3.75平方公里土地,自费创办工业开发区。昆山出口加工区则是中国第一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而这一加工贸易形式本身,正是昆山人首先提出并大力促成的。

    作为这一段历史的见证人,宣炳龙说:“学昆山,首先要学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不仅是经济风险,还有政治风险。”

    我们还要承认,昆山之路其实是中国开放无法逾越的路径选择。我们已经失去了利用保护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大企业的机遇,只能通过开放、合作、竞争来产生。我国目前的产业水平,以及庞大人口的现实,决定了当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只能、也必须担任“四肢”而非头脑的角色。

    到目前为止,昆山在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这条路上走得还不错,并且不断做出自我修正的努力。至于未来,谁也不能提供标准答案。“没有一种经济模式能一劳永逸,任何模式都有风险,也有机遇。”宣炳龙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