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4月06日 来源:人民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如果说,市场需求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原动力,产业化则是农业科技应用的风火轮,龙头企业就是科技成果应用的火车头。把农业科技资源整合起来,通过市场和产业化驱动,让农科院所、良种场、推广站、种子公司等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就形成了山东农业科技创新的大格局。

  打破创新瓶颈——

  研究项目实行课题制

  农业大省山东曾一度面临良种覆盖率低、“大路货”多、“看家宝”少的窘境,造成创新瓶颈的根源就在当时的农业科研体系。

  “从省到县都设农业科研机构,条块分割,效率极低。”山东省科技厅农社处处长郑宏伟回忆,“分属不同地区的科研院所每年都申报课题,科研经费只好撒芝麻盐;大量课题重复,小麦、玉米等大宗作物,最多时有30多家科研机构同时进行。”

  2000年以来,山东变“关起门来,各唱各的戏”为“搭起舞台,群英荟萃一起唱”,对省财政投入的研究项目实行“课题制”,采取首席专家负责制。首席专家根据需要,再从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挑课题成员,彻底打破了行政区域、单位圈子界限,为推进源头创新和自主创新扫清了体制障碍。

  在山东“2005年良种工程项目实施计划书”中,记者看到,抗病专用水果课题由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束怀瑞院士任首席专家,苹果、桃、杏、葡萄、大樱桃等子课题分别集中了山东省农学院、莱阳农业学院、山东林业科学院、山东果树研究所等不同单位、各个领域最拔尖的专家联合攻关。

  实行课题制后,大宗作物研究基本放到了省级研究机构。同时通过课题项目审批,引导地方科研机构从事名优特产的保护和研究,既调动了研究人员积极性,又抢救了一批濒危地方名优物种。

  山东“良种工程”实施10余年,育成作物新品种(系)500余个,畜禽新品种30个(套)。目前,山东主要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9%,彻底解决了品种多、乱、杂问题。

  改革科研体系——

  产学研结合催生成果转化

  相对于飞跃发展的产业,山东的农业科研体系一直滞后:农科院所搞科研,良种场来繁育,推广站去推广,种子公司在经营。看似分工明确,实则缺乏利益纽带,很多科研成果流动不起来。

  “十五”以来,山东引导科研院所在课题研究、项目攻关时,就把具备一定科研实力的企业吸收进来;不少民营科研院所本身就是企业,成果转化更直接。在“良种工程”中,每一项重大攻关课题,几乎都有一个企业参与。

  建于1996年、位于山东莱州的国家玉米工程技术中心,在农业领域29家技术中心中,是唯一一支设在县城、依托民营科研机构的“国家队”。“企业提前介入,成果转化就更直接,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负责培育玉米新品种攻关课题的首席专家董树亭教授说,“登海种业公司就是我这个课题组的一个成员。”

  李登海和他的登海种业,有着丰富的市场经验。依托国家玉米工程技术中心这个强大的科研平台,登海种业以市场促开发,以开发促科研,科研反过来推进了成果的市场化。中心累计有19个优质杂交玉米种通过审定,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种植,累计推广面积达到6亿多亩,增产670多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600多亿元。

  目前,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10年前的45%提高到52%。

  改善脱节状况——

  市场需求和产业化“双轮驱动”

  3月31日,莱阳农学院副院长戴洪义教授来到莱西市苹果基地,查看苹果树的长势。

  戴洪义教授介绍,以前科研和市场脱节,不少科研人员只盯着课题,不问市场,现在这种状况正在得到改善。戴洪义多年来一直从事高酸制汁苹果研究,2004年,他培育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鲁加1号”等3个高酸制汁苹果新品种,成熟期比一般果树早1―2年,申请了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去年,这一新品种在莱西市推广种植了1000余亩。

  大型农产品出口加工企业——龙大集团负责人宫学斌介绍,龙大采取“五统一”的方式:统一供应种子、统一田间管理、统一使用农药、统一使用化肥、统一采收。农民接受龙大集团的订单,生产的蔬菜由龙大加工出口,两者成为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农民销售有订单,致富有靠山。

  山东积极扶持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省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元给企业作贷款贴息。目前,全省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有30个,国家级重点龙头农业企业45家,全部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3000多亿元,带动农户980万户。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