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3月28日 来源:经济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实讲得太好了!农民看到了新希望,我们也看到了新希望!”作为一名长期耕耘在“三农”一线的农机企业管理者,时风集团董事长刘义发代表用“如沐春风、气顺神畅”来描述自己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

  为农民造车造适合农民的车

  刘义发代表动情地告诉记者,时风集团是在“三农”这丰厚的沃土上成长起来的。为农民造车,造最适合农民的车,造价廉物美、物有所值的车,一直是时风集团努力的目标。因为时风,成千上万农民喜气洋洋,提前进入了汽车时代;因为农民的厚爱,时风集团连续9年三轮农用车产销量居全国首位,连续11年经济效益为同行业龙头,进入了世界机械行业500强、中国企业500强。

  时风集团2005年营销总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实现116亿元,利税实现5.6亿元。虽说现在企业在轻卡汽车等方面要大展拳脚,但时风人不会忘记,时风的根永远深深地扎在农村。刘义发代表告诉记者,没有农村、农业的大发展,就没有今天的时风;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时风的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为时风带来一个新的、更大的机遇。

  服务新农村与农民兄弟共赢

  农用运输车定位于“三农”,操作维修简便,价格低廉,受到农民欢迎。从上世纪80年代发端,国家没投一分钱,完全靠尚未进入小康水平的农民用现金购买来支撑,迅猛发展为一个新型的大产业。据统计,到去年底全国已累计生产3400万辆,目前社会保有量达2600万辆。

  农用车得到了农民的喜爱,但远远没有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刘义发代表举了个例子,一辆载重1吨的三轮农用运输车,包括养路费等一年要交3130元,第三者强制保险费达到1500元,却只能在三级以下公路行驶,这使得农民购车、用车负担大大提高。另外,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也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农民购车成本。

  “尽管如此,农用车仍然是农业机械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之一。它不但可以承担农业生产中的各种运输作业,而且配上相关机械,可以耙地、打场、喷药。”刘义发代表介绍说,农闲时,农民还用于赶集串亲、婚丧嫁娶、运送病人等,成为农民重要的代步工具。农用车的兴起,促进了城乡交流,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水平,加快了农村产业升级,推动了农民增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

  三点建议呼唤政策扶持

  农村的现状和农民的购买力水平,决定了农用车目前很难有其他的替代选择。“超越阶段,只能延缓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刘义发代表大声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在环保指标、安全指标等方面加强对农用车的监督,同时也要在政策上给以必要的扶持。对此,刘义发代表提出了3条建议:

  一是占农用运输车总量80%左右的三轮农用运输车,具有鲜明的农业和农村的特点,且价廉、实用,市场广阔,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装备之一。建议将农用车暂不归属汽车范围,给农用车市场一个过渡时期,仍将其定位于“农”,建议免收或少收第三者强制保险。由于限制三轮农用运输车上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行驶,建议免缴公路养路费和路港建设费,其他各项收费酌情少收。

  二是建议2001年6月交通部批准的农用运输车双排排列特种运输车通行证仍然有效,以减轻农民使用成本。

  三是目前国家规定,纳税人购置的农用三轮车免收车辆购置税,并实行购置大型农业机械予以补贴的政策。这体现了国家对农用运输车行业的支持和关心。但农机补贴政策受惠的是大农场、农技站和农机专业队,个体农民基本未受惠。建议对三轮农用运输车和小型拖拉机,各级政府给予一定购置补贴,由县农机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使用,真正服务于农业,让农民得到实惠。

  文/本报记者 单保江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