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4月0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河池市委党校 吴铁华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笔者认为,起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工作。
  
    一、努力营造清廉高效、优质服务的办事环境。要“强化”政府区域性宏观调控职能,“弱化”政府微观管理职能,“转化”政府的社会职能,把政府职能切实转移到培育发展环境、搞好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上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政策服务、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良好的作风取信于民。
  
    二、努力营造高效文明的服务环境。要以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为突破口,按照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要求,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削减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凡是法律、法规做了规定的,行政机关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凡是能用市场办法解决的,一律予以放开,不再干预控制;不属于政府职能以及不应由政府直接管理的事项,不再管理或实行间接管理;对一些要求地方政府直接管理的事项,则根据实际情况,改变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实行核准、审核或备案制;对依法保留的审批项目进一步规范,设立“审批中心”,推行“窗口服务”和“一站式”审批。重点推行政务服务中心制度,实行项目“一站式”审批;推行会计核算中心制度,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推行“收支两条线”、“收缴两分离”制度,解决部门的利益驱动问题;推行审批代理制度,积极实行分地负责,全程代办,限时办结,免费代理,无偿服务。
  
    三、努力营造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一是通过举办法律培训班、利用新闻媒体开设法律专题专栏等形式,大力进行普法教育和普法宣传,增强全民守法意识,促使全民养成遵纪守法风气。二是推进依法行政。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提高行政系统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有效性,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违规案件,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推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行政执法公示、错案和执法过错行为追究等多项制度,确保执法机关执法活动的严肃性、合法性。三是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制约机制,并做好这几种机制的协调和衔接,充分发挥整体效应,保证法律的正确实施和依法治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努力营造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一要引导人们克服急功近利、保守排外的狭隘观念,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壮大自己,发展经济。二要制定一系列鼓励外来人员到当地经商办厂的优惠宽松政策,吸引外地人员前来经商置业,共谋发展。三要加快企业改制。通过对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府及有关部门逐步从微观的经营决策和以不同方式干预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中退出来。四要开展大规模优化市场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偷税骗税、欺行霸市、搞价格垄断和价格欺诈等各种扰乱经济秩序的行为打击力度,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五、进一步优化招商环境。一要走出去,广交朋友,广泛招商,把当地的优势资源转为经济资源;二要任用人才;三要加强联谊,扩大沟通,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同时,要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的社会环境;要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工具,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