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30%的农村社区到“十二五”期末要有农村幸福院
记者近日从市民政局了解到,今明两年,我市拟建272个农村幸福院,争取到“十二五”期末(即2015年底),全市30%的农村社区建有农村幸福院,主要用于满足农村老年人生活照料、餐饮服务、文化娱乐、情感交流、精神慰藉等基本养老需求。 【详细】
美丽来宾·清洁乡村:27家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粪污治理改造
记者近日从市水产畜牧兽医局获悉,2013年全市确定参与污染减排示范场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7户。据全面核查,27户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中,猪场粪便污水处理设施、防疫消毒设施等配套设施及猪舍标准化改造建设已全面完成。我市在“清洁养殖”中还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带动 【详细】
荔浦清洁水源取得阶段性成果
自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以来,荔浦县高度重视“清洁水源”这一保护生态、惠及民生的工程,坚持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村镇生活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污染水体清淤治理和工业污染源整治为重点,通过采取“保护、治理、清捡、立制度”等行动,全面开展乡村 【详细】
灵川县潭下镇合群村委“村级市场”调查
临近春节,记者在灵川潭下镇的合群村委走访时发现,村民正忙着售卖砂糖桔。合群村委从2010年以来相继出现了8个农产品的交易市场。由于这些市场都出现在自然村,被当地人称为“村级市场”。这些村级市场是什么样的?它的出现有什么样的经济背景?如何看待村级市场?1月1 【详细】
崇左市开展“小块并大块”土地整治工作 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
崇左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多地少,全市耕地总面积780万亩,人口230多万人,人均耕地面积3.8亩,是广西较干旱的地区。 【详细】
广西大学获批成立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近日,科技部、教育部联合公布了全国第二批29所获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高校名单,广西大学名列其中。这是我区首家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详细】
古城“空心村”改造惠民生
近些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变为“市民“,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民在村庄外围交通便利、设施相对完善的地方建房,农村建设用地“外扩内空”的现象日益严重,农村空心化和“空心村”愈演愈烈。如何应对这种现象,且看富川 【详细】
河池打造新农村建设新名片
一筐筐鲜嫩可口的百香果,一排排迎风飘扬的桂花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一栋栋民族特色的小洋楼,一台台太阳能热水器……1月6日,笔者驱车进入天峨县六排镇都隆村,引入眼帘的是一幅新农村建设的画卷。
【详细】
荔浦“清洁田园”唱响生态歌
“我们都很自觉了,再也不会在田间地头乱丢废弃物了。保护田园环境卫生是大家共同的责任。”荔浦县新坪镇广福村村民李晓林通过开展“美丽”活动在思想上有了新的认识。 【详细】
广西又有百万农村贫困群众受益“危改”政策
2013年底,天峨县大曹村大垌屯,低保户韦爱芬正忙着对新居进行门窗和水电安装。“想抢在春节前把新房装修好。”韦爱芬说,这将是他们全家第一次在安全温暖的楼房里过新年。
【详细】
桂林8个乡改为镇建制
今日,笔者获悉,据自治区政府批复,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等8个乡由乡建制改为镇建制。这8个乡分别为: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改为龙脊镇、平等乡改为平等镇,全州县安和乡改为安和镇、两河乡改为两河镇、凤凰乡改为凤凰镇、咸水乡改为咸水镇,资源县梅溪乡改为梅溪镇 【详细】
来宾市已建成200多个生态清洁养殖场
去年,我市以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为契机,大力实施“清洁养殖”,通过对规模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发展生态循环经济等方式,推进了生态养殖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市100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都建有沼气池、雨污分离的排水排污沟及干粪堆集房,带动和发展生态清洁养 【详细】
钦南区率先完成“村村通”工程,143个建制村均已通水泥路
最近,钦南区久隆镇高桥村的支书黄德禄有个新打算:买辆小车开。不光是他,许多有条件的村民都跃跃欲试,妇女主任苏兰已经抢先尝到了“有车一族”的甜头。因为,村里通往外面的水泥路两个月前修通了。
【详细】
今年南宁市将建165个农村幸福院
近日,南国早报记者从南宁市民政局了解到,南宁市今年计划建成165个农村幸福院,并逐步在全市农村推广。到2015年,将完成450个农村幸福院建设。目前,首批农村幸福院项目建设已全面启动。
【详细】
邕宁区那蒙坡综合示范村年底建成
一栋栋独具壮民族风情的民居建筑整齐划一,错落有致,门前小桥流水,绿树成荫,竹影婆娑,花团锦簇,风景如画……这就是南宁市级首批综合示范村建设村屯——邕宁区那蒙坡综合示范村规划建设后的“新妆容”。
【详细】
南宁: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美丽南宁·清洁乡村”活动的最终落脚点,是让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生活更美好。南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眼,着力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详细】
大新去年建成22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去年,大新县大力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兼顾,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截至去年12月31日,大新县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全部完成,投资440万元,共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2个。
【详细】
柳州连续第六年投入400万元为北部三县农房统保工程续保
昨天,市民政局与人保财险柳州市分公司续签北部三县少数民族村寨火灾农房统保工程合同,25.6万户农户将受益。据了解,这是我市连续六年每年投入400万元开展此项工作。
【详细】
北海市将用三年时间实施自来水村村通达工程
记者从1月7日上午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上获悉,从今年开始,我市将用三年时间,统筹推进城乡自来水联网建设,实现自来水通达全市342个行政村,100%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在广西率先实现所有行政村通达自来水的目标。
【详细】
邕宁区全力打造精品综合示范村
邕宁区党委、政府决定从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整合全城区资源,发挥新江镇那蒙坡自然环境好、发展潜力好、群众基础好、基础设施好、领导班子强“四好一强”的优势,以首善标准全力建设新江镇新江社区那蒙坡综合示范村。
【详细】
南宁市新修100多条“美丽村道”迎新春
1月6日,副市长肖志钢率队到良庆区检查“清洁乡村”工作及综合示范村建设进展情况,深入那马镇的坛良村坛板坡、子伟村光荣坡、大塘镇那团新村以及南晓镇晓元村那排坡等,重点检查我市农村道路建设硬化情况。记者获悉,我市春节前将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计划 【详细】
玉林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八千元 城乡收入差距加速缩小
新年伊始,玉林市委统筹城乡工作部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已连续4年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2013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301元,比上年增长14.2%。如今,玉林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详细】
梧州名镇名村项目申请验收
房屋外立面统一靓丽,村道和绿化树美观整洁,新建的篮球场、文化室等文娱活动设施敞亮舒适……2013年,随着城乡风貌改造五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各县(市)多个乡镇、村屯的基础设施和综合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详细】
贺州探索农村“托老抚幼”新模式
1月4日上午,记者踏访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铁耕村。入村不远见一崭新建筑,三五老人在建筑物前晒太阳,五六儿童在院门前玩耍。
“这是社区幸福院。”富川宣传部小杨说,“院子里有日间照料室、文化娱乐室、厨房餐厅,还有由爱心企业捐建的游戏场所和设施。白天,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