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上林,千枝竞秀,万木争荣,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近年来,上林县凭借成为粤桂两省(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试点县的东风,大力实施“两培两带两促”行动,不断推动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提质发展,摸索出可借鉴、可复制的“上林模式”。
创新思路
培育致富“领头雁”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
上林县以国务院扶贫办粤桂两省(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广东九江河清培训基地为依托,配套建设实训基地,加强致富带头人的培训、管理、创业孵化服务工作,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精准选人,构建粤桂培训教学体系,建立创业指导服务体系……2015年以来,九江河清培训基地为上林县举办致富带头人培训班3期,培训学员303名。学员结束在广东的培训后回到上林,继续在县里建立的“1+N”创业孵化实训基地接受实训和创业服务。目前已建成高值渔、山水牛、生态循环农业、林果业、特色养殖等5个产业实训孵化基地,对致富带头人创办领办扶贫产业项目进行跟班式、体验式、观摩式的孵化培训,促进培训学员成功创业。通过粤桂协作教学培训,参训致富带头人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得到明显提升。目前,全县有180名学员成立或组建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73个,涌现出一批创业成功、带贫益贫效果好的优秀学员。
强化保障
建立“造血”机制
致富带头人是贫困村落实政策的“先行官”和“操盘手”,是第一书记的好帮手,是最接地气、落地生根、永不撤退的驻村工作队。
为了鼓励致富带头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上林县实施以致富带头人减贫带贫实效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围绕金融、奖补、保险等方面,探索创新扶持政策,解决致富带头人融资贷款难、基地提升难和抵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
要发展,要脱贫,必须解决人力和人才问题,做好“留”和“引”的工作。一方面,要大力培育新主体和新农民,特别是致富带头人和农村实用人才;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扶持和产业发展,吸引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去创新创业。
为此,上林县对致富带头人加强专业指导和孵化服务,聘请华中科技大学扶贫专家作为咨询顾问,指导实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提升行动,成立“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服务中心”暨“粤桂两省(区)上林县扶贫创业培训孵化基地”。
服务办公、宣传学习、体验展示、培训咨询……记者在上林县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服务中心看到,中心的工作人员为致富带头人和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培训指导、产业供销等服务。
该县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和人才支撑的作用,将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与培育贫困村党组织带头人有机结合起来,将促进农村基层党建与促进本土人才回乡创业融合起来,成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通过讲思想、讲政策、讲技术、讲动力,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授农业种养经营技术,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通过实施基层党建与致富能人互促互转,将优秀创业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推荐选拔为村“两委”干部,或者将村“两委”干部培养成创业致富带头人。
示范引领
发展产业摘穷帽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今,创业致富带头人成为激活上林贫困村经济的“催化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器”,拉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火车头”。
苏达谋是创业致富带头人,此前他一直在广东做生意,在2015年回家时看到家乡发展落后、土地闲置、农民收入低,于是萌发了返乡参与家乡建设的念头。2016年3月,苏达谋回来了,在上林县澄泰乡注册成立达谋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目前,该合作社种植甜玉米450亩、沃柑30亩,养殖山水牛400头、猪100头、鸡1000只、澳洲龙虾61亩。
“合作社每月用工21人,其中贫困户11人,每人每月劳务收入2000元以上,累计发放劳务工资66万元。”苏达谋说,合作社已签约吸纳贫困户77户,2016年成功带动6户贫困户如期脱贫,并向第一批签约的53户贫困户发放分红共20万元。
在上林县大丰镇,致富能人冯应红参加了致富带头人培训后,建了1个立体养殖基地,采用“合作社+贫困户+村集体”的模式养龙虾、种莲藕、采莲子。贫困户以贴息贷款资金入股分红,并参与务工,村集体以资金入股分红发展集体经济。
这个立体养殖基地吸引了35户贫困户加入,其中7户以贴息小额贷款入股分红,28户签订了劳务合同。目前,基地龙虾收入300多万元,莲子收入40多万元,每年村里可以获得分红24万元。大丰镇这一脱贫模式已在上林县推广,带领着贫困户奔小康。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上林县]产业扶贫项目遍地开花
作为粤桂两省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试点县,上林县利用粤桂产业合作平台,为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提供培训、孵化、技术等多方面服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产业发展带头人,使全县产业扶贫项目遍地开花。 【详细】
女留学生怀揣“金桔梦” 带领乡亲走上致富路
2012年,她放弃了城市白领工作,回到村里,怀揣着“金桔梦”开始创业。2012年成立融安县金色桔韵金桔专业合作社,2013年建立电商团队,2014年又成功注册了“桔韵”商标……在赖园园带领下,合作社金桔获得了“绿色食品A证”,并创立了电商品牌“桔乡里”,她花高价请设计 【详细】
艰辛创业 实现双赢
“80后”的蒙东文是藤县岭景镇岭景村人,他大学毕业后,曾在广东的一家公司工作,待遇也不错,工作不久后,手头便有了一些积蓄。2015年底,蒙东文毅然辞掉了在广东的工作,选择回到家乡饲养七彩山鸡、开网店,带领众乡亲共同脱贫致富。 【详细】
靖西市化峒镇瓜苗让贫困户走上致富路
近年来,靖西市化峒镇力行村会令屯、京林屯群众利用靠近316省道的便利条件,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佛手瓜苗、瓜蒌苗生产。目前该村已发展种植佛手瓜、瓜蒌苗200多亩,年产值每亩5000多元,成为该市远近闻名的佛手瓜苗、瓜蒌苗生 【详细】
[合山市]新型农民念活致富经
“在家种菜挣钱,胜过在外面打工!”3月8日一大早,合山市北泗镇瀑泉村王所屯村民谭顺开接到一笔电话订单后感慨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