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班利彦 韦付增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班利彦韦付增

  “还是回村里有搞头。”老劳感慨地说。

  老劳全名叫劳家良,凌云县峰洋村人。其实老劳不老,今年只有40岁,大家这样叫是因为他外出打工最早,“资历”最老。

  1993年,16岁的劳家良去广东进了塑料厂。由于工资低,工作环境差,不到半年,他就“卷了铺盖”。后来,劳家良去帮人家盖房子。半年辛苦半年闲,他坚持了3年,也改行了。干得最久的是去工地“抱石头”,又苦又累,年底算下来也没什么“搞头”。老劳家在2015年精准扶贫识别中被认定为贫困户。

  峰洋村土地并不少,村民如果老老实实在家耕种是“饿不着”的。由于手头“紧”,大约从2000年起,村里年轻人陆续外出找钱,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在家里。土地丢荒了,外出的人没文化没技术,打工收入不高,峰洋村戴上贫困村的“帽子”,成了农村产业发展的“反面教材”。

  2015年,村里发生的两件事让老劳萌动了回村念头。一是政府帮村里修建了水柜、水渠,硬化了道路,村民用水有保障,进出再也不用趟稀泥了。二是村里来了个第一书记。据说这个叫杜子禄的第一书记,一来就“不安份”,整天走家串户,把全村情况弄得清清楚楚,还和几个留守在家的老人复垦土地,搞起了种桑养蚕。一年收入有好几万,这让老劳有点“眼红”,可后来一打听,养蚕还需要掏几千甚至几万块建大蚕房,老劳又打了退堂鼓。

  真正让老劳下决心回村的是2016年。这年开春不久,他就听说第一书记杜子禄回“家”(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找来了40万元,要帮助农户建设大蚕房。“看来村里的桑蚕业真的是要搞大了!”老劳一跺脚,决定回到村跟着干。他租了30亩地种桑,还把老家的旧房子打掉,建起了400平方米大蚕房。

  去年,老劳尽管动作慢一些,到末季才赶上养两批蚕,但却还是尝到了甜头,收入一万多元,脱了贫。今年,他早早下手,第一批养蚕5张,虽然有些保守,浪费不少桑叶,但是他的蚕长得很好,单产有望超50公斤,一万多元稳稳到手。“我打算再养8批,每批10张,如果成功,今年净收入10来万不成问题。”老劳喜笑颜开地说。

  老劳开心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赢了与大哥劳家成的“赌约”。去年,当老劳决心放弃干了10多年的老本行,改行“喂蚕子”的时候,总是被大哥揶揄“不靠谱”,赌他做不得“吃”。

  “你大哥现在哪里打工呢”笔者好奇地向他打听。

  “他们爷仔俩不都在那山底脚打桑叶嘛!”劳家良得意地努努嘴,指向不远处的山脚下。

  山脚的桑田里,劳家成父子正在把桑叶一袋袋往三轮车上码。“现在蚕五龄了,食量大得很,天天都得打桑叶。”劳家成边忙活边告诉笔者,现在村里有“搞头”,他不打算再去打工了。

  同样决心不走的还有邻居老田的儿子田维忠。田维忠夫妻俩原本在柳州打工,看到父母在家养蚕赚到钱,今年春节后就一直“宅”在家里,跟着老田种桑养蚕。田家上下两层10间房,除了卧室和厨房,其余房间全部让给蚕儿住。

  田维忠告诉笔者,因为种桑养蚕,村里外出打工的“小伙伴们”基本上都回来了,大家你追我赶,丢荒多年的上千亩田地很快变成了桑林。

  “去年底,我们村顺利通过核验,脱贫摘帽了!”村支书郁再相高兴地告诉笔者,短短一年多时间,全村桑林面积由40亩迅速扩张到1500亩,蚕房面积由400平方米增加到1万平方米,养蚕农户由原来的两户发展到近百户。这些数据随着返乡人员不断增加,还在快速增长。

  “预计今年全村桑蚕经济效益可超300万元。”驻村第一书记杜子禄说,下一步峰洋村要成立合作社,实行统一指导、统一计划、统一销售,让峰洋群众在家“抱团”发财。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禾火木风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