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4日 来源:右江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田阳县充分发挥“南菜北运”基地作用,带动了运输、饮食、旅游、包装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直接或间接带动本县及周边近10万农户参与市场大流通,促进了全县农民增收致富。在“南菜北运”项目的带动下,全县农民人均种菜收入从2000年的600元提高到2014年的4205元,秋冬菜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的67%,秋冬菜成为引领全县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抓好市场建设,打造地域品牌。该县1999年就投资建成了占地130亩的田阳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为全县农产品特别是秋冬菜销售服务筑牢平台。2012年,该县又投资建设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二期扩建工程,新市场占地面积达3000亩。同时,引进古鼎香集团投资3.8亿元,建成占地300多亩果蔬批发市场,提高了市场交易规模和档次,打造中国—东盟现代农业物流园。目前,该县共建有恒温和低温冻库9万多立方米,共有7个“南菜北运”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项目,是广西试点项目最多的县份。打造农产品品牌。为提高农产品品质、价值,该县指导企业注册了“壮乡河谷”、“三雷老韦”、“七月香”、“果香园”等水果蔬菜品牌。组织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各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参加各类国际、省规格较高的展会,为其免费提供农产品参展窗口,通过特色产品展销,不断拓展销售市场。构建农产品信息网络。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商品信息系统,随时为农民提供预测及时、准确无误的农产品市场动态、政策法规等信息服务。该县农产品信息平台每年发布各类农产品供销信息量达300多条,受益农民达3万人次以上。

  强化科技投入,提高果蔬产业水平。从2007年起,每年的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在该县百育镇举办,每年参展的企业300家以上,参观人数15万人次以上,农展会已成为该县新技术新品种传播推广的重要平台。加大新技术新品种引进力度。近年来,该县每年引进以色列、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蔬菜新品种10个以上。2013年,该县率先引进的千禧、红妃6号等西红柿品种,创下了西红柿销售价格新高。同时,推广应用蔬菜避雨、避寒、避晒“三避”技术,推广蔬菜集约化育苗、蔬菜测土配方施肥、绿色综合防治病虫害、番茄嫁接等技术。一直以来,该县把科技培训作为促进冬季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通过聘请专家来授课,开展“农家课堂”等方式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近年来,该县每年举办技术培训班80期以上,培训人数超过1万人次。

  加强标准化基地建设,提升产品品质。该县先后在田州镇兴城、龙河、凤马村等地建立了5个高产标准示范基地,基地总面积超过2万亩,全县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认定面积达11万亩。制定和颁布了《田阳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办法》等6个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并严格实施,确保了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和标准。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该县投资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检测中心两个县级检测机构。同时,在全县10个乡镇设立检测站,配备专职检测人员,检验检测网络不断完善。通过对农产品实施严格的检测,全县秋冬蔬菜合格率长期保持在99.5%以上,没有发生一起因质量不合格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

  扶持流通企业,构建流通组织体系。加强销售组织建设。通过把销售大户、经济能人组织起来,逐步变分散经营为相对集中经营,提高竞争力,拓宽销售渠道。每年的6月份开始到次年的4月份全国各地果蔬经销商云集田阳,常年在田阳收购水果蔬菜的经销商达800多人,该县在全国各地建立的销售网点达315个,营销人员2000人,成为农产品销售主力军。突出龙头企业带动。该县共有11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老韦物流、壮乡河谷、古鼎香等龙头企业每年外调水果蔬菜占农产品总产量的60%。着力发展深加工企业。为延长秋冬季农业产业链,提高产业综合效益和附加值,该县把产业往深加工和培育品牌方面深入推进。在城东开发区建设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果香园、福民等1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入园,年产值达5.3亿元,有力地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增值。 □赵 健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