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这一天,在2006年全国免检产品颁证大会上,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捧回了“三环”牌日用陶瓷国家免检证书。
从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出口名牌产品再到国家免检产品,从最初的每年几百万总产值到去年的利税突破亿元大关,从鲜为人知的企业到“全国外经贸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中国民营十大(名优)创新企业”,三环人坚持自主创新不动摇的信念,致力机制、技术、管理和产品创新,做强做大出海冲浪的航船,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企业主导产品日用陶瓷90%以上出口到欧洲、美洲和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家星火外向型企业”;日用瓷产量、销售收入和出口创汇等主要经济指标从2001年起连续6年居全国同行业首位。2006年1月至11月,企业日用瓷器总产量达到1.58亿件,利税突破1亿元大关,达到1.03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8%和14.6%。
只有立足体制和机制创新,实现经营规模化,才能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公司前身是一家国有小企业。改制前,公司每年的总产值仅几百万元。参与国际竞争?想都不敢想。船小经不起风浪更出不了海,所以公司只能长年徘徊在国际市场门口之外。
“创新是什么,就是变!”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的公司董事长陈显彬认为,三环集团十多年的奋斗史其实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公司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筹资收购了这家国有企业的全部股份。企业改制后,公司在企业内部推行了劳动、人事、分配等三项制度改革,企业综合素质大大增强,产品产量、质量也大大提高。与此同时,公司陆续通过合资、控股、参股、重组、收购、兼并、租赁、战略联盟等方式实施低成本扩张,不断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使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全国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企业之一。船大了,胆子也大了,也敢接来自国外的大订单了。2005年,一个西班牙客户拿着一张1000多万美元的大订单到中国寻求合作。由于这张订单的品种配套多、质量要求高、工艺复杂、加工难度大且交货期紧,很多企业都不敢接。当时公司的订单排产已爆满,但考虑到客户的需要,公司最终接下了这张订单。通过发挥企业的规模优势,公司最终如期完成了订单任务,客户非常满意。此后,其他很多客户也都纷纷慕名而来要求合作。现在,又一张700万件的订单产品正在紧张加工中。
只有立足技术创新,实现生产专业化,才能缩短与世界的技术差距
专业化、协作化是现代工业化的象征。刚开始,有一些外商找来下订单,三环人不敢接,因为当时公司根本没有能力生产。一是产品质量差,二是大件器型的产品公司缺乏大规模生产的能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三环人率先在广西引进应用了高科技碳化硅匣钵技术,解决了不能大规模生产大件器型产品的瓶颈。项目上马后,公司的产品档次、质量水平马上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匣钵成本比外购降低了30%以上,匣钵使用寿命成倍提高,10.5英寸以上的大规格产品产量上升了10多倍,产品1-2级品率提高了50多个百分点,产品配套能力大幅度增强,从每月5000多套上升到50万套以上。公司一时成为国内生产西餐具配套能力位居前茅的企业,为创建全国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前段时间,有一日本客户在参观了公司的窑具生产线后感慨地说:早知道此处有一个技术和质量这么好的窑具生产厂,我就不到别的地方办陶瓷厂了。这位客户表态,以后他在别处的瓷厂除了使用三环的窑具外,其他一律不考虑。除了匣钵技术外,三环人还先后对原料、成型、烧成、机械设备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集团的产品不断拉近与国际市场的技术差距。
只有立足管理创新,实现产品名牌化,才能提高国际客户的满意度
刚改制的企业往往在很大程度上还承袭旧体制的管理观念,这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迅速发展。改制后,公司接到第一张出口订单,因为售价比内地订单高,预期效益相当可观,所以大家都很高兴。没想到当公司把第一批产品交到客户手上时,客户竟然拒绝接收并要求赔偿误期损失,理由是产品没有达到要求!这一记当头棒喝,敲醒了三环人。赔偿之外,三环人卧薪尝胆,深刻地总结了这次教训:企业管理跟不上,特别是产品质量不过关,企业就永无立足之地,走向世界只能是空谈!为此,公司加强了企业管理的改革创新,重新修改了企业标准,制定出一套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引入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实行规范化生产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与国际标准。
这样,通过狠抓管理创新,员工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档次也逐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产品知名度迅速提升。在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公司生产的13PC幽兰精品茶具,被选为“2004中国-东盟博览会国家政要指定礼品”。椭圆杯碟、偏心碗、偏心鱼盘被英国国际科学中心国际高新技术成果认证委员会授予“金皇冠奖”。公司生产的瓷器被原香港特首董建华夫人选为特首官邸用瓷;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一次产品展销会上称赞三环集团是“深山飞出的金凤凰”。
只有立足产品创新,实现产品多样化,才能满足国际市场多层次的需求
产品多样化是避免同质化竞争、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法宝。三环人找到了这一法宝。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碗碗碟碟都是圆形的。所以,公司曾在开发一个新器型品种时并没有多大信心。在一次广交会布展时就把它丢在一个不显眼的角落里,没想到竟被客户翻了出来,纷纷抢着下订单。受此启发,于是,在近3年中,公司重点实施了“高、新、特、异、齐”产品战略,不断加大高、新、特、异形的产品开发力度。目前,公司的新产品研发能力从原来的每天开发1个提升到现在的每天4个,产品器型结构打破了原来圆形产品一统天下的格局。现在,圆形、椭圆形、偏心圆形、三角形、四方形、六角形等各种奇形怪状的器型2000多个系列成“百花齐放”之势。其中,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的有100多件,获欧盟授权专利14件,大大满足了国际市场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深受客户的青睐。由此,集团实施的“高、新、特、异、齐”产品战略被评为全国轻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一等奖。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凌云:电网改造绘就贫困村希望
绿瓦白墙的民居楼错落有致、一条条新架的电线穿越山岭,延伸到山村每一户农家,为贫困群众输送光明和幸福……走进凌云县泗城镇后龙村陇法屯,一个清新脱俗的新农村展现在眼前。 【详细】
凌云县:党建引领勇担当 电网建设出实效
为确保凌云县电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高效开展,广西新电力集团凌云县公司一直以来,强化以党建引领,拧紧理想信念“总开关”,通过创新管理、筑基明责、狠抓落实、精准发力,不断夯实党建基础等形式,不断丰富党建载体,持续提升党建引领力,着力将党的建设独特优势转化 【详细】
广西新能源公司到平桂区对接风电项目
11月6日,平桂区委书记赖春忠会见广西新能源公司总经理张伟一行4人,双方就华润广西贺州平桂大平风电场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计划进行深入交流。区委常委、副区长邹贵初、王石彬,区政协副主席王勇参加座谈交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