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荔浦市茶城乡按照“全力抓扶贫,重点抓产业”的工作思路,创新产业举措,因村因地制宜、抓产业兴产业,形成了村村有集体经济项目发展的良好趋势,带动一大批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宽广。今天的《决战决胜走基层、总攻之势大采访、千名记者一线行》专栏请看来自茶城乡的报道。
“唱支山歌大家听,党的恩情似海深,精准扶贫政策好,帮扶几多贫困人”。在茶城乡,瑶族同胞们正聚在一起,唱着自创的山歌,歌颂党的富民好政策,赞扬精准扶贫给茶城群众带来的美好生活。茶城乡下辖1个社区和5个行政村,总人口1.12万人,人口稀少,土地瘠薄导致茶城乡农村与城镇发展的差距越拉越大。面对这样的现实,茶城乡迎难而上,立足乡村振兴战略,依托自身优越的资源环境为背景,因村制宜精准施策,抓产业兴产业,形成了村村有集体经济项目发展的良好趋势,一大批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在茶城乡文德村的灵芝养生园,一朵朵灵芝在林地上“撑开”小伞,长势喜人。记者了解到,目前,灵芝养生园已经扩种至200亩,正准备吸纳周边村民到此务工,增加村民收入。村支书曾凡钰告诉记者,在2017年以前,村里的集体经济基本为零,自从乡党委政府在贫困村产业发展上精准施策以来,文德村就开始在村内生态山林地建设灵芝养生园,种植林下仿野生灵芝,并开发出灵芝乌鸡、清水鱼养殖等特色产业。
茶城乡文德村党支部书记曾凡钰:“发展林下种植,还有清水鱼,还有林下养殖,这三个项目带动了17户的贫困建档立卡户的脱贫。”
自2018年以来,茶城乡发扬“无中生有”的荔浦精神,在没有上级项目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以土地入股,采取“以建代偿”机制,前期垫资641万元引进企业,在坪社村建设高标准综合服务中心和水果仓储加工中心,解决了坪社、茶香、过村、屯留四个村的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借助高速路出口的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实现面上村村级集体经济跨越发展。
茶城乡乡长刘福东:“我们茶城乡根据各个村的不同情况,引导和带动贫困户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了两个贫困村和200多户贫困户的脱贫摘帽。目前已经全面完成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
记者了解到,目前,茶城乡针对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类落实53户贫困户“以奖代补”资金18.345万元;扶贫小额贴息贷款61户193万多元;完成53户138人脱贫摘帽,全乡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5.8%降至0.18%。在脱贫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茶城乡党委书记彭毅芬:“近年来茶城乡获得了各级项目资金5000多万元,先后实施了棚户区改造项目和一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我们要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还要牢牢把握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和田园综合体创建这两个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让全乡所有贫困户真正走向小康。”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荔浦马岭镇30户贫困户灾后有房住
7月3日,在荔浦市马岭镇举行的“6·7”洪灾建档立卡贫困户装配式临时住房入住仪式上,家住马岭镇洞田村富利寨屯的李军搬进了新居。 【详细】
荔浦市:65万吨水果售罄
截至5月底,荔浦市包括砂糖橘在内的65万吨柑橘类水果全部售罄,产值超20亿元。其中664户贫困户共销售5200多吨砂糖橘等水果,进一步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详细】
荔浦市双江镇:兰花种植户带富众乡邻
目前,兰花基地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扶贫车间。自基地建立以来,吸纳贫困户参与用工318人次,发放扶贫薪资40多万元,带动26户贫困户发展兰花产业,走上致富路。 【详细】
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 平南荔浦获选全国试点典型
4月20日,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获悉,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第二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名单,我区平南县、荔浦市榜上有名。据悉,为更好地宣传典型,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业农村部在各省( 【详细】
荔浦市:稳增收 促复产 战春耕
一年之计在于春。“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将损失补回来”,这是荔浦市干部群众当下的共同目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