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0日 来源:南丹县委宣传部 作者:韦乐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0月11日至21日,南丹县11个乡镇的1565户贫困户相继到该县县城集中安置点抽签选购安置房。计划到12月,1565户6766名贫困人口将入住新房,成为县城“新主人”。

  近年来,南丹县主动作为,聚集五个精准,滴灌式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搬迁对象精准。精准识别和确定“十三五”易地搬迁对象4495户22733人,其中整屯搬迁达9个屯。为彻底解决白裤瑶聚居区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南丹县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申请易地扶贫搬迁指标1.35万人,实施“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项目,其建设规模之大、建设工期之短、搬迁人数之多全区少有,将从根本上、源头上解决有稳固住房问题。

  搬迁模式精准。结合县情和搬迁对象实际,建立“集中安置+分散安置”、“景区安置+产业安置+集镇安置”等多种模式,集中实施乡镇分散安置点、县城集中安置点、“千家瑶寨•万户瑶乡”结合旅游安置点等项目。

  搬迁选址精准。结合交通基础、就业创业、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条件进行深入调研,反复遴比,科学论证,确定项目选址。

  政策把握精准。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充分考虑搬迁群众承受能力,严把建房面积标准、政策补助标准、群众自筹标准,确保不因搬迁增加群众负担。

  发展定位精准。将县城区安置点定位为经商创业就业区,将“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项目作为南丹旅游厚积薄发、新兴崛起的头号工程。

  自6月下旬,“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旅游开发项目开工建设以来,项目工地上,200余名干部,3000多名工人,160多部机器顶烈日,战风雨,与时间赛跑,竭尽全力加快项目建设。

  为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该县改进作风,提供五项保障,保姆式服务工程进度。

  提供组织保障。该县动用县处级领导18人,占四班领导成员的一半以上,抽调精干力量200多人分成三大片区15个工作小组按照“八包”要求,脱产进驻、壮志同酬、攻坚克难,在协调、督查、推动、宣传等方面夙夜奋战。在项目一线构建坚强的党建堡垒,组建6个临时党支部,实现党员全覆盖,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各阶段工作特征,先后召开动员大会、誓师大会、出征大会、推进大会、决胜大会,统一了思想、坚定了意志、提振了信心,形成干群心齐、泰山可移的生动局面。

  提供时间保障。特别是该县的“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旅游开发项目,从全面建设到“交钥匙”只有150多天,该县争分夺秒,“5+2、白+黑”,风雨无阻,连续作战,以速度换取时间,以时间换空间。群众形象地比喻为“群众脱贫、干部脱皮、领导脱水。”

  提供资金保障。采取“上级扶持+县级投入+社会融资”模式筹集资金13.7亿元实施“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项目;采用“银行贷款+政府担保+企业融资”等模式,由丹泉集团承接农发行8亿元优惠贷款,盘活土地165亩,实施县城集中安置项目。

  提供机制保障。建立红黑榜通报制、督查督导制、倒排工期制、进度奖罚制等推动项目建设。组建四班领导微信工作群,形成问题及时沟通、及时汇报、及时解决的快速反应机制,在领导之间营造了“比学赶帮”的深厚氛围。

  提供质量安全保障。组织业主和监理单位对施工进行全程监控,做到交叉施工、合理间歇、保障质量,保证安全。

  近日,南丹县种子管理站技术人员深入该县罗富镇罗屯村移民搬迁贫困户家中,指导其对成熟水稻进行收割。“我们从出生到现在,今年是第一次种植水稻,就喜获丰收,平均亩产达到950斤以上。政府不但让我们搬进通公路的漂亮平房,而且还有田种,不但有米吃还有米卖。”罗富镇罗屯村拉坝屯,获得有地安置的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蒙永刚、兰爱英等人开心地说。

  紧紧围绕“搬离穷窝、斩断穷根、持续发展、共圆小康”目标,该县立足长远,培育新型“五小”移民,覆盖式推动持续发展。

  培育“小商人”。依托特色小镇、旅游景区、临街商铺,计划培育660户从事销售经营活动,成为“小商人”。

  培育“小股东”。以扶贫贷款、土地资源、安置住房等要素入股南方公司、梦之瑶公司、大发牧业等获取分红,全县已培育“小股东”3934户。

  培育“小职员”。引导搬迁移民进入丹泉集团等企业就业,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有2000多名贫困劳动力转型为“小员工”。

  培育“小老板”。通过扶贫创业街、电子商务、农家乐等平台培育“小老板”347户。

  培育“小地主”。盘活土地资源,发挥土地主人作用,通过流转土地经营、出租土地收取租金等培育新型“小地主”980户。(韦乐)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