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21日 来源:河池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巴马讯 近年来,巴马瑶族自治县通过加大对民族特色和红色、长寿文化资源有效开发和保护,有效地促进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该县长寿源远流长,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十一月,光绪皇帝钦命广西省提督给该县境内那桃乡平林村村民邓诚才赠匾一块,匾上写“惟仁者寿”,此匾今由邓诚才的第五代孙子78岁的邓容先生完好地保存,另外还有清同治八年(1869年)赐赠杨润魁寿匾“春圃烟霞”、清同治三年(1864年)赐赠黄宏慕寿匾“寿比岗陵”等。

  同时,这里的长寿饮食文化和自然生态也与众不同,有低脂肪、低动物蛋白、低盐、低糖、低热量和高维生素、高纤维素的“五低二高”的独特饮食“食谱”,加上这里山清水秀生态好,境内没有一个烧煤工厂或化工厂,饱含负氧离子的空气、小分子团水、富含远红外线的阳光、高地磁、富硒土壤,千百年来,受益于这里独特的山水、文化滋养,巴马人普遍少病长寿。至2017年底,巴马人口达30余万,有百岁老人89位。

  不仅如此,巴马还是右江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和重要党政机关所在地,是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陈洪涛、黄松坚等缔造和指挥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的主要活动基地,这片土地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传奇,革命历史十分厚重。目前,全县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1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红七军21师师部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独立师师部旧址、韦拔群烈士牺牲地——香刷洞共3处。

  境内民族特色文化更别具一格,挖掘整理出的壮族创世父《布洛陀》和瑶族创世母《密洛陀》两部史诗被誉为壮、瑶民间文学姐妹篇,《补粮》《三月三》《的甲与的仑》和瑶剧《格鲁花》《祝著节》等等民间民族文学、戏曲、故事、民俗都被视为民族的“根谱”,先后被县、市、自治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民族歌舞方面,整理、制作出布努瑶创世歌、历史歌、酒歌、立房歌、祝寿歌、情歌、盘歌等等;编排和提炼出瑶剧《格鲁花》《努》《撞》《蒙央》《补粮》《裸浴》等一大批优秀传统舞蹈节目和一批深得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小品。瑶剧《格鲁花》是中国第一部瑶剧,它的出现填补了中国瑶剧历史的空白;《努》被邀请参加全国民族运动会,《撞》《蒙央》《补粮》《裸浴》等应邀到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演出,其中《撞》几次到澳门演出。

  为传承好民族特色文化,该县加大投入,建有东山巴根屯铜鼓传习馆、巴马镇盘阳村廷旧屯卜伙故事传承基地、坡利屯山歌传承基地、那桃乡民安村山歌传承基地;在瑶族学生比较集中的东山乡中心小学建立“瑶族文化传承教育体验基地”,组建东山乡文钱村农民射弩队,在巴马一中建有自治区唯一的民族传统体育射箭射弩训练基地,抓好东山乡铜鼓原生态保护区试点项目建设工作。

  近几年来以来,该县先后举办五届国际长寿文化旅游节,每年春节、“三月三”传统歌节、祝著节、盘王节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正常举办,每年开展送文艺下乡120场次以上。组建仁寿山庄、长寿文化园、梦·巴马等民族文化演出团队3个,从业人员150多人。刺绣、服饰、绣花鞋、蓝靛瑶三角绣球制作、根雕、盆景、奇石等民族民间工艺品市场良好。“巴马丽琅”“巴马泉”“巴马神酒”“巴马香猪”“火麻”“山茶油”“玉米锅巴”等以长寿文化冠名的产品,收到良好旅游效益。

  该县通过挖掘与传承民族特色和红色文化,有效地助推旅游业发展,据统计,来巴马旅游和养生的游客从2006年的11.6万人次迅猛发展到2016年的430多万人次。近年来,巴马推动“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借好山好水实施旅游扶贫,逐步覆盖所有贫困人口。去年全县脱贫16599人,其中3600多人得益于旅游扶贫。2017年上半年,共接待游客267.56万人次,同比增长21.2%,实现社会旅游总消费24.53亿元,同比增长24.5%,预计全年将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以上。

  (许泰文 韦帮龙)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