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2日 来源:百色新闻网 作者:农进欢 李淑萍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德保3月20日讯 (通讯员 农进欢 李淑萍) “要问哪家门路致富快,还是种桑养蚕短平快。”“一亩玉米产量800斤×0.8元/斤=640元,一亩桑蚕产量320斤×23.5元/斤=7520元。贝侬,您会选择哪一项发家致富?”近日,笔者在德保县那甲镇大章村等多个村落看到,一条条种桑养蚕相关的宣传标语格外引人注目。

  时下正值春耕农忙时节,在那甲镇大章村300多亩的农田上,笔者见到村民们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忙着种桑树,他们有的在运送桑苗,有的在拉线挖窝,有的在给桑苗培土,到处都是蚕农忙碌的身影。“政府免费为我们提供桑苗不说,镇村干部和农业局技术员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种桑,我们对这条脱贫致富路有信心。”那甲镇大章村蚕农甘府安如是说。

  “这一片都要种下桑树,到时候合作社桑苗将达300多亩。去年九月份蚕房做好了才开始养蚕,只养了4批共20多张,但收效不错赚了5、6万。今年蚕房做好了,技术也成熟了,计划养殖15批,每批15张,按每张2000元算,预计收入40多万。”东凌镇新屯村桑蚕示范基地负责人黄汉武自信的说。

  这些仅是德保县种桑养蚕的小缩影。笔者在马隘、燕峒等乡镇蚕桑示范园区看到,大大小小的蚕房在山间若隐若现,梯土层层叠叠,桑树在其中绽绿吐翠,让人不禁眼前一亮。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产业精准扶贫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在国家“东桑西移”产业部署转移以及茧价相对稳定等因素推动下,德保县结合本地实际,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生产成本低、周期短、收获快的桑蚕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支柱产业,并通过规划引领、政策激励、示范带动、技术指导等一系列举措,助推全县桑蚕产业发展壮大。据该县桑蚕站陆站长介绍,这两年来该县农户种桑养蚕的热情高涨,2015年全县桑园面积仅有3000多亩,且多为散户种植,去年达到了1.3万亩,今年新种1.4万亩,目前桑园面积已达到2.7万亩,桑蚕产业越做越大。

  规划引领。德保县制定了桑蚕产业发展规划,到2018年,全县桑园面积将达到5万亩,年养蚕5万张以上,年产鲜茧500万公斤,年产值2亿元。同时引进江苏鑫缘卷丝绸有限公司在县内投资建设缫丝厂,建设年产白厂丝500吨以上的茧丝绸加工厂,年销售收入2亿元。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以贷资入股、流转土地、劳务用工等方式每年覆盖3000户以上贫困户,实现户均年纯收入1万元以上的目标。

  政策激励。在推进种桑养蚕新产业过程中,该县出台一系列桑蚕产业激励政策:给蚕农免费发放优良桑苗;对贫困户和桑叶种植规模达2亩及以上的非贫困户,给予每平方米蚕房150元的补助,减轻蚕农初期的成本投入;以保护价和按市场价格高不封顶的承诺,与种桑养蚕户签订收购蚕茧合同,让蚕农吃上“定心丸”,免除后顾之忧。

  示范带动。该县全面加快推进粤桂扶贫桑蚕产业区项目建设,按照“一区三园”的目标建设2700亩桑蚕产业示范区(燕峒乡那布园区1200亩、马隘镇排留园区1000亩、足荣镇陇翁园区500亩)。同时采取集中连片、整村推进的标准化种植管理模式发展桑园,通过抓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建成了一批千亩、百亩高效丰产密植桑园,培育了一批养蚕大户,在脱贫攻坚战中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技术支撑。该县积极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为蚕业总体规划、蚕种资源、桑苗新品种推广等提供科技指导和服务;组织桑蚕技术人员和乡(镇)桑蚕种养大户分赴江苏科技大学蚕业研究所参加种桑养蚕技术培训,学习借鉴种桑养蚕先进技术和经验;举办种桑养蚕户培训班、发放影碟等资料;派遣技术人员深入田间,从桑苗种植、养蚕、收茧的各个技术环节提供“保姆式”服务,提高蚕农种桑养蚕的技术水平。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禾火木风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