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4日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记者 权 晟 通讯员 韦炳旺 韩金秦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都安全县248个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源于干群苦干实干,打牢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基础,令人刮目相看,农民从家门口迈向康庄大道——

  瑶山群众盼来幸福路

  曾几何时,“九分石头一分土”的都安瑶族自治县,因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太多的历史欠账,导致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农村穷、农民苦、农业发展缓慢成为不争的事实,对实现“全面小康梦”造成了难以逾越的障碍。

  都安要实现同步全面小康,核心是发展,关键在交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公路建设。

  “为冲破这一瓶颈,全县干部群众践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河池精神,以及‘雄心征服千层岭、壮志压倒万重山’的都安精神,战天斗地、苦干实干,终于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在全市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为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夯实了基础。这也是自治县成立60周年之际,瑶山各族群众收到的分量最重、实惠最大的一份厚礼。”都安县县委书记陈继勇说。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都安争取到“千村通畅工程”通村水泥路建设项目135条共850公里,总投资4.8亿元,上级补助资金3.8亿元,是“十一五”交通总投资的5倍,创历史新高。截至目前,都安已实现全县248个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成为都安交通史上的新跨越。

  路,是希望——

  通村道路建设不仅解决群众的出行难题,更给大山深处的人们带去前所未见的科技、知识,以及增收致富、圆梦小康的希望

  在隆福乡隆旺村龙挨屯,村民王秋勤居住在四面环山的石山弄中。她回忆,过去村民到乡里赶集,往返一趟要花六七个小时爬山走路,采购的物品全靠肩扛手提。年轻人外出务工赚了钱,都没法回家盖新房,因为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根本扛不进山里。

  “这样的生活没出路。”她的儿子明宗林、明宗健、明宗选和亲戚等9兄弟决定,不等不靠,筹钱开挖隧道。打工赚的钱花完了,就想办法借钱,9兄弟横下一条心,不论如何也要把隧道打通。正是凭着一股子不怕苦、不服输的韧劲,从2012年到2013年,9兄弟用尽所有积蓄,加上举债筹款,共花了20万元,终于挖通180米长、1米宽的隧道。

  继续扩宽隧道,修通连接洞口的道路,钱从哪里来正当9兄弟一筹莫展之时,在隆福乡调研的陈继勇了解到此事后,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来到龙挨屯,爬上打通的隧道,实地了解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经过现场办公,陈继勇决定拿出办公经费,加上“一事一议”项目资金,共为9兄弟筹足了10多万元,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路通了,脱贫致富就有希望了。”王秋勤指着小儿子明宗选刚建好的3层楼房说,隧道通车后,儿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盖新房。如今,她到乡里赶集,乘车往返只需30分钟。便捷的交通,不仅方便了生活,也送来了新技术。去年,她在村里学习了核桃种植技术,又领到政府免费发放的100多颗核桃树苗。看着石山上长势渐好的核桃树,她说,等到来年核桃挂果有了收成,还要建新房。

  像隆福乡9兄弟这样劈山开路的事迹,在都安还有很多。一条条农村公路如毛细血管般蔓延到都安的每一个乡镇,延伸进寨子和村组。昔日遥不可及的山弄,如今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乘车直达都安的农民进城创业园、扶贫产业园、东盟物流城、红水河港口和高速公路。

  都安干群苦干实干,路通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迎来春天,山货源源不断运出山外。

  绿化石山的核桃,四季常青的大棚蔬菜,出口海外的藤编工艺品……农村公路的建成,为农产品开辟了更为宽阔的市场空间。

  不仅仅是农业,沿着都安的一条条农村公路,大批中外游客来到都安,上山可看“石头开花”,体验瑶寨民俗风情;下河可游风景如画的三岛湾国际度假区,以及“广西第一漂”都安瑶岭漂流;入洞可体验都安国际洞穴潜水基地的地下河世界,观赏“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农村公路路网的不断完善,让都安旅游风生水起,一改过去“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尴尬,逐步变成中外游客和探险爱好者心生向往的长寿养生旅游胜地。

  美丽乡村的小康路,是一条条跃动的血脉,密布在山野和村落间,承载着都安人民踏上幸福之路和康庄大道的新希望。

  路,是责任——

  不仅要将小康路的建设延伸到千家万户,更以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己任,不断引导农村文明发展、发展文明的全面小康之路

  翻开都安农村公路建设的历史,在1955年自治县成立之初,公路总里程仅有70公里。为了把路修通,历届都安党委、政府和各族群众以愚公之志,在千山万弄间开山凿石修路辟通途,修筑了一条条脱贫路。

  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制约,都安的扶贫工作虽然成效明显,但仍是广西贫困人口最多、程度最深、扶贫任务最重的县份。

  为使党员干部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村村通水泥路建设,都安县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和特色,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贯穿始终,大力弘扬河池精神和都安精神,以楷模为参照,以践行为基础,在全县开展了“远学焦裕禄 近学莫振高”主题活动,突出服务群众这个着力点,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把加强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找准和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见实效,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做“干就干好,让群众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树立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着力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为此,都安县委、县政府从2011年以来,将村村通水泥路建设纳入为民办10件实事工作,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努力提供更好的交通运输保障,助推农村早日实现小康梦。为提升全县党员干部的执行力,都安县四家班子领导还带头深入不通车的村屯,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座谈,听取他们对县委、县政府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的意见、建议,并与当地群众一起挥锹抡镐,参与硬化屯级公路建设劳动,体验脱贫攻坚战的艰辛。

  路,是未来——

  农村公路连接着瑶山中的千家万户,正成为都安精准脱贫攻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路先锋”

  以大地为纸,勾画出一幅幅紧系民生福祉的交通蓝图。

  都安瑶族自治县成立60年来,按照“推进高速道路,畅通农村公路,强化安全保障,构建立体网络”的思路,扎实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近年来,都安以“交通优先发展”为重要战略目标,强力推进交通事业的发展,都安至南宁、都安至河池高速公路,都安至河池水任、忻城至大化、都安至武鸣、都安绕城公路等二级公路,以及地苏至镇西三级油路、下映至映山四级水泥路等公路先后建成通车或快速推进,公路交通实现了质和量的双重跨越。

  随着村村通水泥路目标的顺利实现,目前,都安城乡发展联动、满盘皆活的局面正在形成。趁热打铁,抢抓国家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都安正全力加快推进贵阳经都安至南宁高速铁路、贺州经都安至巴马、都安通用航空机场等项目开工建设,着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倾力把都安打造成产业集聚、经济繁荣的“活力老区”。

  路,连起了瑶乡的村村寨寨,打通了瑶乡的崇山峻岭,也筑起了瑶乡人民脱贫致富的“快车道”。目前,都安县城与周边县市都有等级以上公路相连接。全县形成了一个以县城为起点,往下坳、板岭、东方红片、龙湾、澄江、地苏、东庙、保安、隆福、大兴、高岭等复迄于县城的县内环形公路圈,通达全县248个行政村的交通网。交通便利,推动了社会经济提速发展,2012年至2014年的3年间,该县总脱贫人口达14.35万人。

  都安,以高速公路、二级公路为主线,三级油路为干线,乡村四级水泥路为支线,辐射各行政村,内通外联,便捷顺畅的等级公路网络已初步形成。即将开工建设的贵阳至南宁高铁过境68公里,横贯都安东南部的红水河航道可通达珠江三角洲,南宁机场距离都安也不过一个半小时的路程……不久的将来,一个由水、陆、空组成的综合交通网络,会将集“老、少、边、山”为一体的都安,拉进面向广东、融入东盟的发展大格局。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