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30日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蒙增师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强化组织领导 创新工作办法

  罗城坚决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

  目前,精准识别工作已完成录入54860户,完成率100%

  罗城讯 扶贫攻坚,贵在精准,成败也在于精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号民生工程”,以全县11个乡镇137个行政村(社区)2014年底贫困人口10.02万人为基础,结合动态管理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对贫困村、非贫困村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攻坚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精准扶贫攻坚指挥部。为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该县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安排精准识别工作经费220万元,同时,成立全县精准扶贫攻坚指挥部,由县四家班子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有关成员担任副指挥长,县直部门负责同志担任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县政府一名副县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并采取“强抽人、抽强人”的办法,从各单位抽调业务骨干6人到精准扶贫攻坚指挥部集中办公。指挥部办公室内设综合协调、资金政策、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移民搬迁、公共服务、组织保障、绩效考评、工作督察等9个专责小组。全县11个乡镇相应成立领导机构,切实加强领导,为顺利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打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谱写精准扶贫攻坚新篇章。“要致富,先修路”,目前全县1637个自然屯中,仍有353个20户以上自然屯的道路尚未硬化,是脱贫攻坚中一块不可回避的“硬骨头”。今年11月17日,罗城全面打响通屯公路建设大会战,县委、县政府确定,县财政每年拿出一定资金来建设屯级公路,争取用3年时间,实现全县20户以上的自然屯全部通水泥路目标,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关键问题,助力“精准扶贫”快速推进。该县四把镇棉花村以“统一规划、政府补贴、群众自筹自建”的方式,加快水虎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安置点建设工作,同时,突出特色富民产业发展,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该县还整合2.5亿元资金,进一步加快推进开发扶贫“整乡推进”黄金镇示范区工作。

  创新工作办法,确保识别精准。罗城县精准扶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依托网媒优势,建立精准扶贫工作QQ群、微信公众号、电子邮箱,搭建网络交流、发布权威信息平台,实时接受咨询,及时答疑释惑。通过手机短信平台,每天向县四家班子领导、各乡镇负责人、驻村第一书记、各专责小组成员通报一次全县11个乡镇精准识别动态信息,并在县电视台向全县通报工作进度。每周五前收集汇总全县137个行政村精准识别工作进展情况和先进经验做法,编印《罗城精准扶贫攻坚简报》,分发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学习交流,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热情。在入户识别过程中,该县小长安镇在完成自治区“规定动作”的同时,与群众签订诚信承诺书,向群众强调提供虚假信息的责任后果,确保调查情况的真实性;兼爱乡洞杭村在严格按照自治区“两评议一公示”要求的基础上,又把入户评估各项得分情况纳入公示内容,方便群众监督、比对,提高精准识别的公信力。

  此外,罗城还编印、发放《惠民政策宣传资料汇编》,让惠民政策家喻户晓。组织召开精准扶贫攻坚动员大会暨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培训会,提升广大党员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队长及精准识别队员业务水平,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在“扶持谁”、“扶什么”、“如何扶”等问题上,使其有了更深的认识,增强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底气。广大农村基层党员以“引路人”、“翻译官”、“宣传员”的“三大员”角色,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助力精准识别工作。全县1380名精准扶贫识别工作队员,严格遵循“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工作方法,采取“5+2”、“白加黑”的工作模式,开展精准扶贫入户调查。截至11月25日,罗城已完成全部54860户入户评估工作,其中,贫困村32103户、非贫困村22757户;完成村民小组评议1714个,完成率100%;完成村民小组公示1714个,完成率100%;完成行政村评议137个,完成率100%。目前,罗城精准识别工作全面进入评估得分录入工作,现已完成录入54860户,完成率100%,为下一步找准精准脱贫的靶心奠定坚实基础。

  (特约记者 蒙增师)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