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3日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记者 葛军献 通讯员 卢 山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日前,记者走进靖西县武平镇多纳村“金三角”地带,只见道路两旁的葡萄园基地里人头攒动,前来采摘葡萄、体验田园生活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们一边品尝鲜美的葡萄,一边体验采摘乐趣,真叫不亦乐乎。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里,我们种植的优质旱地葡萄和百香果迎来一个热销小高潮,销售收入约100多万元。这在去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这多亏了镇三家班子领导为我们脱贫致富想出来的好思路呀!”多纳村民委主任黄大干高兴地对记者说。

  武平镇地处大石山区,山多田少,自然条件差,是一个没有优越旅游资源、工业支撑、人文底蕴的“三无乡镇”,全镇4.9万人。截至去年底,全镇22个村(街)中,仍有10个村人均纯收入处于贫困线下,近1/4人口尚未摆脱贫困。到底是什么好思路让该镇贫困村民在短短1年多的时间里开创一条扶贫发展的路子呢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印象深刻呀。2014年3月,新一届镇党委政府班子刚到任时,正值甘蔗价格下调,进厂迟缓,天天有几十个蔗农上访反映种蔗问题,他们不是到镇政府就是到县里闹情绪,甚至围堵糖厂,搞得我们焦头烂额、疲于应对。”镇党委书记林良臣说,“都是‘穷根’惹的祸呀,必须尽快为村民们脱贫致富找出一条好路子才行!”

  镇党委班子在充分了解镇情民情以及认真研判“6+1产业”发展态势以后,决定充分利用该镇交通路网四通八达的优势来做文章,提出“稳烟蔗,扩果桑,兴药菜”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把武平镇打造成靖西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集散基地和农业特色旅游目的地。

  思路一出富路宽。在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多纳村等22个村“两委”通过广泛开展调研和征求意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双学双带”作用,大胆探索产业结构调整新路子,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通过集体承包、合作经营、轮流开发等形式,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累计运作流转土地近3000亩;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在多纳村建立了875亩葡萄种植示范基地、460亩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在义兴村建立了1100亩烤烟生产基地,在六合村、巡马村建立了300亩桑蚕生产示范基地,在栋本村建立了200亩沃柑种植基地。2015年全镇完成新桑园种植面积4100多亩,新老桑园面积已增加到5600多亩,成为全县第二大种桑养蚕的乡镇。目前,该镇正在建设的多纳“金三角”现代农业(水果)示范基地,一期工程占地约1500亩,总投资1500多万元(二期工程预计可发展3000亩以上),已建成优质葡萄园875亩,品种有夏黑、金田美指、红提、巨峰等有20多个;百香果园460亩,柑橘80亩,大青枣20亩,旱地烟55亩,桑葚果园50亩,中草药50亩。示范基地共引进桂林、江西等地种植大户4家,主要从事优质葡萄、百香果种植,带动本地30多户120余名农民参与发展优质水果种植。“金三角”现代农业(水果)示范基地一期工程预计产值可达3000多万元,带动多纳村2015年人均纯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初步形成抱团发展的“党群致富联合体”。

  9月25日,该镇在多纳村成功举办了首届“葡萄+百香果”采摘节,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体验采摘之乐,尽享口舌之福,打响了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的第一炮,有效提升了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品牌内涵,扩大了武平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给农民带来了实惠。

  “我们计划到明年种植葡萄、百香果、柑橘、大青枣、火龙果、猕猴桃等水果3000亩,种桑3000亩,力争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帮助下,通过全镇广大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武平镇将建成集生态农业种植、科技创新推广、乡村旅游观光、农家乐餐饮于一体的特色生态宜居乡村,到2020年将会与全区、全市、全县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林良臣信心十足地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