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09日 来源:贺州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月5日,笔者来到昭平县五将镇义德村返乡创业农民黄春燕肉牛养殖场看到,一排排牛舍排列整齐,30余头黄牛个个膘肥体健。黄春燕借助本村山林多的地理优势,发展肉牛养殖,目前已经发展30多头黄牛。黄春燕介绍,当地政府帮她争取到申请创办微小企业霞光肉牛养殖场,得到3万元的帮扶资金,使她的创业梦想如虎添翼,可以大干一场。这是该县大力扶持返乡农民创业的一个缩影。

 

  借着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热潮之东风,昭平县把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作为当前落实上级优惠政策、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强化服务、加强政策支持宣传、加大资金扶持、创建孵化基地、强化技能培训等手段,为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提供及时有力的支持和优质服务,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安居乐业,深受好评。

 

  加大资金扶持,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农民工创业的最大困难是缺少资金。该县政府把小贷工作放在了第一位,开展信贷延伸服务,及时对返乡农民工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授信,塑造创业信用品牌。有了资金的扶持,该县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创业热情高涨,目前已有1000多户申请创业小额贷款。为鼓励微型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以创业带动就业为核心,该县出台了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实施方案,各成员单位职责明确,按照政策积极开展扶持,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予以支持。目前,该县发展小微企业373家,3000多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强化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水平。针对返乡农民创业技能素质不高、缺乏创业本领、不会创业的问题,该县依托职校的教学资源,以技能培训为抓手,整合培训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县人社、水果、农业、茶叶、畜牧、扶贫办等部门大力开展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职业教育、职业技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县人社局以用工需求为导向,创办了紧跟市场的特色优势专业,按照农村现有劳动力直接受益的原则,对受训经考核发给技能资格证的农民工,充分调动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同时坚持先培训、后创业,注重技能培训与创业指导、项目开发和小额贷款的紧密结合,帮助返乡农民工树立创业意识、提高创业技能。开展农技专家结对帮扶活动,对有一定规模的创业基地实行“科技保姆”服务,一个基地与一个农技专家结对,专家全程跟踪指导,提供智力支持。截至目前,全县涌现出返乡农民创业基地120多个,带动周边1800多农户走上致富路。

 

  (刘飞)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