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记者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召开的全县农业和开发扶贫工作会议上获悉,2014年,预计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068元,同比增长13%,农村贫困人口减少2万人以上。
去年,该县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注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2014年,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0.11万亩,比2013年增加0.19万亩,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11.36万吨,增长0.25%。新增林下经济面积5.02万亩,总面积达93.12万亩,预计全年产值3.4亿元。水产畜牧业持续发展,全县肉类总产量10810吨,同比增长1.11%,水产品产量2584吨,同比增长5%。新种两性花毛葡萄1万亩,全县毛葡萄总面积达到7万亩,全年毛葡萄产量5000吨,总产值3500万元;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高淀粉红薯种植面积1.51万亩,糖料蔗面积21万亩,茶园面积0.5万亩,桑园面积5.7万亩,鲜茧产量18万担,产值3.1亿元。优势特色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
在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的同时,该县还注重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去年,该县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班38期,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003人;举办就业创业技术培训8期,培训农民工260人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民工汽车驾驶、摩托车维修、电工、焊工、客房服务、餐厅服务、家政服务等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已培训农村进城务工劳动者2400人,核发职业资格证书2013本。同时,积极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专项服务活动,加强就业援助,县就业服务中心分别与广西天龙泉酒业有限公司、广西罗城锦隆木业有限公司、广西罗城玉麒木业有限公司、广西凤糖集团罗城制糖有限责任公司等用工企业,在东门、四把、天河3个乡镇举办招聘会,有1600人达成用工意向。目前,有782名农民工进厂务工。该县还与广西防城港盛隆集团、江西省吉安县园区企业招工领导小组签订长期劳务协作协议,通过各种渠道帮助企业宣传发布就业岗位信息,促进农民工就业。去年,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人数6080人。
此外,该县还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年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250多项,农村水利、供电、道路、通讯、网络、环境等条件不断改善。强力推进黄金镇开发扶贫“整乡推进”示范区建设,规划涵盖基础设施、产业培植等项目80个。2014年计划总投资2.82亿元,目前,已建成和在建项目69个,镇内实现了行政村全部通四级以上公路,20户以上屯全部实现通屯级公路,屯级道路硬化率达到80%,村屯面貌明显改观。
(特约记者 韦如代)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罗城县]去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15亿元
日前,笔者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工信部门获悉,2014年,该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17亿元、增加值4.39亿元,分别增长7.53%、5.7%。 【详细】
[隆林县]精准扶贫助3381户贫困群众脱贫
去年至今,隆林各族自治县通过产业、助学、搬迁、务工等精准扶贫形式脱贫的群众共有3381户13891名。 【详细】
[八步区]近2万人摘掉“贫困帽”
春暖花开时节,笔者在八步区莲塘镇黄屋排的一个土鸡养殖场里看到,村民黄高祥正在茂密的树林下给鸡喂食,一群群土鸡在山坡上跑来跑去,咯咯咯地叫得正欢。 【详细】
[荔浦县]创新扶贫模式助贫困群众致富
“有女莫嫁石干村,石干挑水上天门!”是荔浦县修仁镇四育村石干屯几年前生活的真实写照。路难走、吃水要挑,外村姑娘没有谁愿意嫁到石干村来。 【详细】
广西贫困大石山区之变:偏远村屯移民潮涌 穷山恶水变青山绿水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贫困农民通过上学、打工、扶贫生态移民走出了自然条件恶劣的大石山;另一方面,人口减少、生态公益林补助等政策又让以往的穷山恶水正逐步恢复青山绿水,同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华社记者近日在广西贫困大石山区调研发现,不少偏远村屯正在发生可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