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01日 来源:贵港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每亩大肉芥菜减产近100公斤,可港北区庆丰镇高桥村荣盛辣椒专业合作社80多社员却乐坏了。减产还能笑得如此开心,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亩看似少收了100公斤蔬菜,我们社员一点也不在乎。”合作社社员黄子林说,“采取生态种植办法,每亩节省化肥、农药支出50元,每公斤比其它多卖了0.2元,产量低了,一折算下来,收入反而高了。”

  该镇群众素有种植水稻、蔬菜、水果的习惯,但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产量虽然高了,但品质不佳,收入反而低了,一度影响了村民种植的积极性。

  在生态乡村建设中,该镇争取上级资金225万元,实施水稻无公害生产技术示范点1500亩,投入120万元,开展清洁田园“水肥一体化”面积800多亩。此外,该镇在果园、蔬菜基地开展测土配方、滴灌技术等,在亩均节省化肥和农药费用近50元的基础上,一折算下来,产量虽然低了,但一亩却增收近300元。据了解,在该镇广大群众纷纷采取肥水一体化、测土配方、生物诱虫等生态种植技术,推广面积达3万多亩。(陆东红 张顺勇)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