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0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 许丹婷 通讯员 肖 烽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日,宁明县东安乡百合村贫困户易明强看着长势喜人的甘蔗乐得合不拢嘴:“自从耕地‘小块并大块’,我这6亩地今年起码增收8000元!”

  过去,易明强家虽有6亩多地,却是分为不规则的4块,耕地、施肥、运蔗都极为不便。在乡党委政府的组织下,该村被纳入“小块并大块”示范点,易家的4块耕地整合成了一块地。

  易明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采用大型机械深耕,效率是人工的6倍;由于政府把这块地作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基地,政府帮助修好了路,铺设了引水设备,还免费提供优良蔗种,为其解决蔗款近3000元;县扶贫办送来化肥4包,价值700多元……易明强对记者说:“屯里和我家情况相近的农户约有70户,也就是说‘小块并大块’让全屯增收近60万元。”

  百合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支柱产业为甘蔗种植。为了实现“十二五”贫困村整村推进目标,东安乡党委政府积极向上级争取百合村派时屯建设甘蔗高效节水灌溉示范片面积1500亩,上级投入资金560万元,铺设1.54万米地下输水管,修建4公里机耕路,安装288个旋转喷头等。

  同时,乡党委政府狠抓蔗农技术培训,积极引导群众大力推广深耕深松、地膜覆盖、测土配方、石灰浸种脱糖等种植技术。据不完全统计,项目实施后,该村甘蔗亩增产1.5吨以上。

  百合村党支部书记书黄晰告诉记者,“小块并大块”使田埂变小,集约出来的土地可以修筑蔗区道路,宽阔的机耕路保障了机械化,大大降低了砍运蔗劳动强度和劳力成本,“现在留守的老人妇女就能‘搞掂’种蔗、收蔗,在外打工的壮劳力不必请假回家参加劳动,还能省下两三千元的往返车费及误工费。”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